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永嘉帝眼神?一亮,隐户和田地两大难,倒是让萧景曜一举给解决了。
诚然,这次清隐户也?不能将?隐户和隐田全部清出来,但绝对能清出一个十分不错的数目。
萧景曜也?不觉得自己现在提出摊丁入亩有什么不妥。
康乾盛世的人口大爆发,许多人都将?此全部归功于红薯土豆和玉米的大规模种植,基本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
又因为永不加赋,百姓能放心大胆地生孩子而不用担心生得太多交不起人丁税。
这个人口大爆发,应当还有原先的隐户被?清出来的功劳。
看看现在的大齐,红薯玉米和土豆已?经成?为老?百姓们每年必种的口粮。
商税也?十分稳定,国库甚至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惊人数字。
现在提出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完全不用怕步子太大扯着蛋,就算出现了问?题,朝廷也?有底气将?难处给扛过?去。
永嘉帝思忖再三,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这样有关税收的大事,必然要经政事堂。
胡阁老?一听永嘉帝这话,就拿眼觑萧景曜。
这个提议一看就是萧景曜的风格,从实物税折算成?银子再到摊丁入亩永不加赋,萧景曜简直是和税法杠上了。
不过?废除人丁税,永不加赋,怎么看都是仁政,道德高地已?经被?人占据,其他?人再想?反对,总觉得底气不是特别壮。
胡阁老?也?不想?反对。
他?和原先的李首辅不一样,李首辅处变不惊,春风化雨,不管什么难题,都不声不响地给处理好?。
胡阁老?没有李首辅那份养气功夫,一开始的内阁阁老?中,胡阁老?就是其中性情最火爆的,动不动就跳脚,梗着脖子同正宁帝讨价还价更是常有的事。
现如今胡阁老?当了首辅,性子也?没怎么变。
更兼是永嘉帝曾经的老?上峰,永嘉帝也?对他?颇为纵容,胡阁老?的脾气愈发火爆。
别看胡阁老?先前一直为了各项银子同正宁帝顶牛,但那是国库就那么点?银子,得精打细算地花。
就算是国库吃紧的时候,胡阁老?都没抠过?赈灾银子,甚至主?动提议多拨些赈灾银粮。
现在国库宽裕了,胡阁老?只会对百姓们更大方。
现在内阁六个阁老?,包括萧景曜在内,就有四个出身自普通百姓之家,祖上并无达官显贵,没个显赫的祖宗。
他?们是全族中最有出息的子弟,族谱得从他?们开始单开一页。
换言之,首辅中有一多半是吃过?苦头的,真正体会过?百姓的不易,知晓民生多艰。
当然也?知道各种赋税对百姓而言是何等重担。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里头的坑,但……反正这个坑又不是他?们来填,还能得个好?名?声,让百姓真正得了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这事儿出奇顺利地在政事堂被?通过?。
拿去朝堂上一提,反响也?差不多。
一些心里有鬼的也?只能哀叹自己又要损失些田地和佃户,不敢在这个时候和永嘉帝唱反调。
萧景曜倒是有闲心观察了一下朝堂百官相,眉头微扬。
看来他?离开大齐去海外?的这几年,永嘉帝这个皇帝干得十分不错,在朝臣们心中的威信蹭蹭蹭往上涨。
最头铁的御史们想?同永嘉帝唱反调时,都得犹豫几分。
自此,摊丁入亩,永不加赋之仁政,一锤定音。
《大齐日报》火速跟上最新消息,朝堂内外?都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其中,百姓们的感激尤为真实。
人丁税,家家户户都要出。
现在一废除,家里每年都能少一笔必要的开销,谁不高兴?
在朝廷开了海禁后,日子越过?越好?的百姓们一点?都吝啬香油钱,纷纷去庙里为永嘉帝上香,祝愿他?真的能万岁万岁万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