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先秦时期的许
多哲学家十分重视思维与现实的关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概念与现实相符合及
其流动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见先秦逻辑思想?)。
《老子》中关于〃正言若反〃的提法,
就包含着对立概念相辅相成的思想。
惠施?已注意到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
公孙龙
则比较强调概念的确定性、绝对性。
荀子提出概念和实在的统一问题,指出概念既〃
静〃又〃动〃,包含着矛盾而且在不断发展。
他关于〃辩合〃、〃符验〃和〃解蔽〃的方法,在
一定程度上具有分析与综合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统一?的意义。
古代印度哲学在生与灭、断与常、有与无、一与异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中,
反映出对概念辩证法的认识和研究成果(见印度哲学史?)。
古希腊对辩证思维的认识;主要表现在论辩术中;一些哲学家通过揭露辩论中的矛
盾以探求真理,从而提出了关于概念之中存在矛盾的思想。
古希腊哲学家,从考察外
部世界的辩证运动转向考察人类思维自身的概念运动,是从爱利亚学派开始的。
列宁
在《哲学笔记》中写道:〃讲述爱利亚学派时;黑格尔谈到辩证法:。
。
。
。
。
。
我们在这里(在
爱利亚学派中)发现了辩证法的开端,即纯粹的思维在概念中的运动的开端;同时还
249
发现思维与现象或感性存在之间的对立〃。
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论辩术的创始者〃的爱
利亚的芝诺在对运动可能性的诘难中,从反面揭示了作为矛盾现象的客观运动与思维
如何反映运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
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表达它〃(《列宁全集》第38 卷,第 281 页)。
芝诺已经
接触到运动是矛盾,以及如何通过概念来表达运动及其矛盾的问题。
柏拉图继承、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