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确实击中了形式逻辑的要害,这就意味着,除了形式逻辑之外,还有其他逻辑。
最后,
名家的部分命题里,可能含有合理的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的认知过程的认识。
比如一个
命题是“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
,这个命题若要成立,则必须以“地球是圆的”
作
242
为前提。
在当时天圆地方的“盖天说”
占主导的情况下,名家能有这样的认识是不易的。
再有一个命题是认为“飞鸟未尝动”
,若做正解,应该是名家认识到我们对于“运动”
的
直观概念是建立在将归纳了两次静止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当时能做出这些判断实在
不容易,可惜这些认识都是以诡辩的形式出现的。
此后,形式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陷入了停滞。
在古印度,公元前四世纪时,胜论派和正理派开创了因明学,至六世纪时陈那将
其完善,称新因明学。
因明学,即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它是现代形式逻辑。
之所以称为数理逻辑,一方面是由于在研究中广
泛地使用了人工的符号语言,并发展为使用一种形式化的公理方法,同时也应用了某
些数学的工具和具体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现代形式逻辑的发展受到数学基础研
究的推动,特别是受到深入研究数学证明的逻辑规律和数学基础研究中提出来的逻辑
问题的推动。
数理逻辑之所以又被称为符号逻辑,是由于它使用人工的符号语言。
数
理逻辑的创始人是G。
W。
莱布尼兹。
莱布尼兹提出建立“普遍的符号语言”
、推理演算和
思维机械化的思想。
尽管莱布尼兹本人并没有实现他所提出的目标,但数理逻辑的发
展却逐步(还没有全部)实现了莱布尼兹的理想。
G。
弗雷格在1879 年发表的《概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