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该书指出,这些寺庙都很小。
它们也许属于第五章中将要讨论的那种“世袭”
寺庙一类。
接受剃度(剃光头发)则是出家的第一步。
☆★☆★☆★☆★
因为他幼年多病,十九岁时被母亲送到城门外的关帝庙接受剃度。
后来,他与巨成同在杭州修行。
但亦末被授予僧职。
他便与师兄一起到河对岸的萧山以化缘为生。
净心,六十二岁,来自江苏省大运河边的无锡。
俗姓孔,五十一岁时,他的双亲、妻子及孩子均已亡故,便来到杭州,在一个小佛寺接受了剃度,并在那里居住。
后来,他在朝庆寺得到了一个憎职。
当他云游四处在各个寺庙修行时,遇到了一位名叫超凡的和尚。
他邀超凡与他同行,当他的侍僧。
超凡,四十三岁,来自位于安徽省贫痛山区的太平县,俗姓黄,是净心的侍僧。
十八岁时,他便在家乡当地的一座寺庙接受了剃度,后来又在祖光寺(所在地不详,可能是在杭州)得到了一个僧职。
从1756年起,他开始跟随净心。
杭州,这个伟大的文化与宗教中心,吸引了这四个人。
他们中的两个决定抛弃世俗生活,是因为当他们进入当时人所认为的老年时,由于家人亡故而变得孤苦伶仃。
而在年轻时便接受了剃度的其他两位,其中一人是因为生病(对家人来说,这是经济上的一种负担)。
另一人则是由于不得而知的原因。
他们中有两人持有为政府所批准的身份证明(度牒),另两人则没有。
现在,四个人都从事着对和尚来说最为普通的一项职事外的活动:化缘。
他们这样做,不仅是因为可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表明他们已抛弃了一切俗念),也因为他们所属的寺庙无法负担他们的生活。
杭州地区乞僧的活动范围到底有多大,尚难确证,但萧山与杭州城毕竟只是一河之隔。
在茶馆里,四人决定第二天还在那里碰头后出发。
巨成与年迈的净心将在各村化缘,两个年轻和尚则将把各人的行李带到萧山西门外的老关帝庙去。
在村里的一条街上,巨成和净心遇到了两个男孩。
一个十一岁,一个十二岁,正在一所住宅前玩耍。
一个男孩看到巨成所携的古铜化缘钵上刻着名字,便大声地将它读了出来。
巨成吃了一惊,微笑着对孩子说:“小官人,原来你识字!
你再学几年,定然可以谋个一官半职。”
他接着又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等你当官以后,可不要忘了我。”
巨成想的是通过取悦于孩子,他们的父母会从屋里出来施舍他。
可是,男孩却无动于衷。
看看周围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