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黑娥给儿子过完满月,心满意足开始了新生活。
可是过了半年,一桩心事乱了心绪,她越来越怀疑自己与阮鹏生的这个儿子怕是有问题。
因为小家伙很少笑,也很少哭,有时你打上他几把掌,也只是咧咧嘴,啊啊上几声,脸皮皱成一个肉圪瘩。
黑娥喂养过几个小孩,有了对比就有了发现。
阮鹏迟钝,每天把儿子抱在怀里,放在肚上,举过头项,支在掌上亲得像个小童锦鸿一样。
黑娥没敢说破自己的感觉,只找了机会独自领着儿子到公社的卫生院,让大夫进行了检查,结果让她不敢相信,孩子会是个患有先天智力障碍的低能儿。
黑娥问大夫有没有治疗的可能,大夫说只能等长大一点,多施加教育再看效果了。
回家的路上,黑娥头发披散着,脚步有点踉跄,悲怆的不能自己。
她把怀里的儿子掐了一次又一次,想听听儿子的哭。
儿子没哭,啊啊的拉了一泡屎在包裹的小被子里。
一年以后,长大起来的孩子终于露出了傻像,阮鹏也发现了,愁苦让他一下子老了许多,常常抱了儿子在院门口,在天光下呆呆地看着站着,人的精气神就空茫成一片。
儿子阮小亮还是不能找下一个对象。
黑娥在百般无奈之下,想了一个既能保养男人,又说不定能解决儿子婚姻问题的办法。
秋收结束后,黑娥领着小女儿回了老家,这一走就是两个多月。
期间,阮鹏的身体有所好转,感情上也慢慢地接受了傻儿,父子俩天伦之乐虽然残缺,在一起还是有一种天性的亲情。
等到黑娥回到阮家新村已是冬天,回去时是娘俩个,回来却成了三个人。
多了一个个子不高,长的花眉俊眼,身段苗苗条条的大姑娘。
村里的人们便吵吵开了,有先知先觉的人都说那肯定是黑娥给阮小亮领回的媳妇。
人们和阮小亮开玩笑。
阮小亮的一根神经被激活了,他回到家私下把村人的话对他娘转述了一遍。
黑娥面带微嗔,用指头点着儿子的额头说:你个不争气的东西,什么美事你都敢想。
娘给你说,不要打你表妹主意,她过完年就要回去,再说人家在那边已经说下婆家了。
其实,黑娥此次回老家,发现老家人的日子过得还是那么穷,好多人家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呢。
她走了多家亲戚,看望了自己的几个姊妹,最后来到大嫂后找的男人家。
大
哥早几年去世了,小侄女模样俊俊的,却跟着改嫁的娘受了不少苦。
黑娥当时就动了心思,把阮家新村夸得像一处天堂,说动了大嫂娘俩的心,把侄女交给她这个姑姑领了上来,希冀能找上一个好婆家,享一享大平原上旱涝保丰收,粮食吃不完的好日子。
回来之后,黑娥并不急于说破这桩心事,只是把侄女安排在自己的家里,亲女儿一般呵护备至。
她没敢跟阮小亮说,是怕这个愣头青胡乱来引人笑话不说,还会乱了自己的精心安排。
黑娥的侄女叫黑玉英,比阮小亮小四岁,来时穿一身绿格格衣服,扎着齐腰长两条大辫子,走起路来胸膛挺直,两股款款很有风韵。
初来的几日只在屋子里走动,后来胆子大了,唆使表哥阮小亮领她到村外冬闲的田野里,去感受那份开阔和望不到边的平坦;到沙漠边沿地带去见识沙土的奇妙。
再后来她就开始在村子里走动了,帮着黑娥做点担挑推拉的营生,与村里人慢慢熟悉起来,同时引来了村里后生小子们的注意,反应最为突出的是谁也想不到的兵头阮黑。
阮黑了解了黑玉英的来历后,萌动了一份从没有过的冲动,便找了借口来黑娥家露面,借机与黑玉英套惯熟。
两人在村里遇到时,阮黑趁周边无人之际,和黑玉英攀谈起来。
黑玉英初来乍到,心里有几分紧张,一口河北话说的快如爆豆子一样。
阮黑只听明白了几句,装着全听懂了,微笑地点了点头。
回家后,黑玉英与姑姑闲说到了阮黑,引起了黑娥的注意,嘱咐侄女说村里的人事复杂,遇人遇事要多留几个心眼,说话也要留三分口,以免落下一些事事非非。
黑玉英答应着,再次与阮黑相遇的时候,都远远地绕道过去了。
这天,阮鹏到队里参加劳动去了,黑娥在院子外端着簸箕簸拣豆芽皮子,黑玉英一边照看炕头上的娃,一边盘腿在炕上学着剪纸的活。
黑娥的小女儿在院里边角处的一堆沙子上,往一个空瓶里装沙子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