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黄金也好,美元也罢,或是股票,
债券,房地产,玩到最高境界,都是玩信心!
而金融衍生产品则是超级信心武器。
在1987
年股灾中成功试爆“金融衍生核弹”
之后,1990 年这一高效能武器又被再次在东京股市上使
用,其杀伤力令国际银行家喜出望外。
但是,用核爆炸的方式有短期和强烈的效果,对于黄
金这种慢性和长期的威胁,则必须使用多种信心武器,并以“鸡尾酒”
式的混合方式进行攻击。
被私有银行控制的中央银行“出租”
国家的黄金储备就是其中之一。
在90 年代初,国际银行
家开始推销一种说法,黄金放在中央银行的仓库里,没有任何利息收入,除了落满灰尘之外,
保存还需要另外一笔开支,不如“出租”
给信誉好的“金锭”
银行家,利息可以低到1%,但好
歹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果然此法在欧洲很快蔚然成风。
谁是所谓的“金锭银行家”
呢?JP 摩根公司为首的国际银行家当仁不让。
他们以自己“良好”
的信誉从中央银行手中以1%的超低利息“借来”
黄金,再到黄金市场上出售,拿到手的钱转手
就购买5%回报率的美国国债,稳吃4%的利差,这被称为“黄金套利交易”
(Gold Carry Trade)。
这样一来,抛售中央银行的黄金既打压了黄金价格,又吃到了利差的美餐,还同时刺激了美
国国债的需求,压低了长期利率,真可谓一箭数雕的妙计。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风险。
金锭银行家从中央银行借来的黄金大多是6 个月左右的短期和约,
但投资的很可能是长期债券,如果中央银行到期索要黄金,或金价持续上涨,金锭银行家的
处境就危险了。
为了“对冲”
这种风险,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们把主意打到了黄金生产商身上。
他们向黄金生产
商反复灌输黄金价格长期必然走低的“历史必然”
,只有现在就锁定未来的出售价格,才能避
免将来的损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