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元体系逐渐成型,日后必然会成为伦敦…华尔街轴心的重大隐患,国际银行家于是策划各个
击破的打法,欲将欧元体系绞杀在摇篮之中。
1990 年柏林墙被推倒了,德国重新实现统一。
随之而来的巨额开支却是德国始料不及的,德
国央行不得不提高利息对付通货膨胀的压力。
在同一年加入欧洲货币兑换体系的英国情况也
不太好,通货膨胀率是德国的3 倍,利率高达15%,80 年代的泡沫经济正濒临破灭。
到1992
年,英国和意大利由于双赤字压力,货币已呈现出明显高估的态势,以索罗斯为首的投机商
瞧准这一机会于1992 年9 月16 日发起总攻,做空英镑的总价值高达100 亿美元,到晚上7
点,英国宣布投降,此役索罗斯斩获高达11 亿美元,一举将英镑和里拉踢出了欧洲货币兑换
体系。
紧接着,索罗斯乘胜进军想一鼓作气击溃法郎和马克,在这次高达400 亿美元的豪赌
中,并没有占到便宜。
索罗斯能够以25 倍的杠杆借到数额如此庞大的资金,其背后实力强大
的秘密金融帝国起着决定性作用。
7。
亚洲货币绞杀战
90 年代初,伦敦…华尔街轴心在东面战线上,重挫了日本经济咄咄逼人的势头,在西面战线
上,打垮了东欧和苏联的经济,德法的欧洲统一货币的梦想也随着索罗斯的搅局而暂时搁浅,
拉美和非洲早已是囊中之物,志得意满之下,环顾四海之内,唯有瞧着蒸蒸日上的东南亚地
区的“亚洲经济模式”
越来越不顺眼。
这种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大政方针,国家集中资源重点突
破关键性领域,以出口为导向,人民高储蓄,为主要特色的发展模式,从70 年代开始,在东
南亚地区迅速流行开来,其运行的效果是,各国经济空前繁荣,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平均教育水平稳步提升,绝对贫困人数快速下降。
这种完全背离了“华盛顿共识”
所极力推销
的“自由市场经济”
的替代模式,正日益吸引着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兴趣,严重阻挠了国际银行
家制定的“有控制的解体”
这一基本战略方针。
发动一场亚洲货币绞杀战旨在达到的主要战略目的是:敲碎“亚洲发展模式”
这个招牌,让亚
洲货币对美元严重贬值,既压低了美国的进口价格以便于操控通货膨胀率,又可将亚洲国家
的核心资产贱价抛售给欧美公司,加快“有控制的解体”
的执行进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