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按照他的遗诏,皇四子雍亲王胤礻真,“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继登皇帝位。
这位新皇帝,就是清世宗,因其年号又习称雍正皇帝。
胤礻真出生于康熙十七年,是康熙的第四子。
他出生时,皇二子胤礽已被立为太子。
康熙共有三十五子。
因他在位年久,到晚年时,诸皇子都已长大成人,进入青年或中年,年长一些的皇子无不窥视皇位,其斗争非常激烈,连他们的老师、内外亲属、心腹重臣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这场对未来皇位的明争暗斗中。
胤礻真幼年时并不得康熙喜爱。
康熙认为他有喜怒不定、性情急躁的毛病。
这一点对一般的皇子来说倒不是什么大缺陷,但对于一个想争夺储位做皇帝的人来说,就非同小可了。
按说,胤礻真本与皇位无缘。
但他为什么能最终在众兄弟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君主呢?这全赖胤礻真在争储斗争中,采取了一条既灵活又正确的“不争为争”
的策略。
胤礻真的争储活动,是从第一次废太子事件开始的。
早在康熙十四年,年仅二十二岁的康熙为安定人心,巩固清朝政权,改变了清朝不立储君的习惯,学习汉人明立储君的做法,立嫡长子(即皇二子)胤礽为皇太子。
但这胤礽奇骄至奢,贪得无厌,至使父子感情日趋恶化。
鉴于胤礽的所作所为日益为康熙所不能容忍,再加之胤礽的兄弟们觊觎皇太子位,在背后捣他的台,胤礽于康熙四十七年九月被废除皇太子位。
诸子见有机可乘,纷纷四下活动,谋取储位。
皇长子(庶出)胤礻是志在必得,满心想父皇会立他为太子。
可是,康熙却给他当头一棒———明确表示从没有立他的意思。
于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夺储实力派,粉墨登场。
胤禩在兄弟们中,才智堪数第一———至少在人们心目中是这样认为。
他又勾结争储无望的胤礻是和九阿哥、十四皇子等人,并争取了相当多的朝臣、贵戚的支持,大有马到成功之势。
怎奈康熙早已看透此人,曾公开给胤禩集团“泼了一盆冷水”
。
不过,由于胤禩的势力太大,他一直是竞争皇储的最有实力的人选。
胤礻真在这次废太子事件中,基于自己替补无望,采取了维持旧太子地位的态度。
康熙在宣布废胤礽的告天文书之前,将文书让被拘禁的胤礽观看,胤礽说:“我的皇太子是父皇给的,父皇要废就废,何必告天?”
胤礻是把这个话转奏给了康熙。
康熙闻言大怒,说:“做皇帝是受天之命,这样的大事,怎能不告天,胤礽如此胡说,以后他的话不必上奏了。”
胤礻是将谕旨传达给胤礽,胤礽担心诸兄弟陷害自己,自己无法申辩,就又说:“父皇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须代我奏明。”
胤礻是因已有旨意,严辞厉色地予以拒绝。
这时在场的九阿哥向胤礻真说:“这件事关系重大,似乎应该代奏。”
胤礻真顺水推舟说:“九阿哥说得对,即使我们因代奏得了不是,也该替他奏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