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更奇怪的是,臣下杀了君主或是儿子杀了父亲,不叫“杀”
,而叫“弑”
,就是杀人用词,也要分出等级来。
崔杼很有权势,他杀死了齐庄公后,暂时把持了齐国的大权。
他按照当时必须遵循的习惯,把掌管记载历史的太史伯叫来,让他记载齐庄公死亡这件事。
崔杼说:“你一定要这么写:先君是害病死的。”
太史伯说:“历史不能胡编乱造,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
崔杼决未想到一个太史竟敢顶撞他,就恶狠狠地问他:“你打算怎么写?”
太史伯说:“我写好了你就知道了。”
等太史伯写完,崔杼拿过去一看,竹简上刻的竟是这样几个字:“夏五月,崔杼弑君。”
崔杼说:“你还是另写吧,不然,就杀了你。”
太史伯说:“杀则杀了,写却不能另写。”
崔杼就把太史伯杀了。
根据当时的习惯,兄死弟及,太史伯的弟弟太史仲听说哥哥死了,就抱着竹简前来接替哥哥的职位,书写历史。
等写完一看,还是太史伯写的那几个字。
崔杼又惊又气地说:“天下竟有这样不怕死的人,你不知道你的哥哥被杀了吗?”
太史仲说:“太史只怕写的历史不真实,不怕杀头。”
崔杼又把太史仲杀了。
太史仲的弟弟太史叔又来了,他仍如他的两个哥哥一样,照实书写,又被杀了。
太史叔的弟弟太史季是四兄弟中的最后一个,他照样写道:“夏五月,崔杼弑君。”
写完后对崔杼说:“你越杀人,就越显得你残暴。
就是我不写,天下人也会写。
你可以杀太史,但却改变不了事实。”
说完,伸长了脖子等死。
崔杼实在杀得手软了,叹一口气说:“我是为了保全国家社稷,没办法才担起了这份罪名,后人是会理解我的。”
说完,竟让太史季回去了。
为公要敢于冒死直谏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臣子单刀直入式的犯颜直谏被认为是一种忠臣行为,因而历史上关于直谏的记载就格外多,在这一点上,今天的领导者可以学习到不少东西。
例如,唐时的魏徵被史学家誉为敢于直谏的典型,他经常给太宗提意见,直截了当地指明其过失。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下诏征兵,规定不满十八岁而个头高大的男子可以征集。
魏徵却扣住这道诏书不发,太宗连催几次,他都不理,李世民大怒,召来魏徵训斥他大胆抗旨,魏徵镇静地说:“臣听说竭泽而渔,就无鱼可捕了。
陛下将不满十八岁但身强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