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等到郭子仪官拜大将军后,李光弼心想:郭一定不会放过他。
于是他求见郭子仪说:“我死固然无所谓,但求你高抬贵手,饶了我的妻室儿女。”
郭子仪听他如此说,赶忙离座下堂,扶起李光弼,搂着他的肩膀,热泪盈眶地说:“如今国家遭此大难,皇上避乱在外。
只有你才能担当起匡扶国家的重任,怎么能对从前的那些个人恩怨耿耿于怀呢!”
李光弼见郭子仪如此坦诚大度,非常感动。
不久,两人同时受命东征,同心合力打败了史思明。
中原转战两年后,郭子仪历尽千辛万苦,总算收复了京城长安。
肃宗李亨亲自劳军灞上,感激地对他说:“国家再造,全靠爱卿之力啊!”
然而他话虽这样说,尽管当时战乱还未平定,但郭、李功劳太大,难以驾驭,采取不立元帅的办法,而是派出太监鱼朝恩任监军,名之曰“观军容宣慰使”
。
一个不男不女的阉宦能懂什么行军打仗之事,但他却是代表朝廷和皇帝的,结果几次战斗下来,连连败退,不得已,只好任命郭子仪为诸道行营元帅。
为此,鱼朝恩忌恨不已,一有机会就在李亨面前谗害郭子仪,终于又夺了郭子仪的军权,召还京师。
郭子仪接到圣旨,不顾将士们的反对,瞒着部下,单骑回京闲居家中,一点儿怨尤的意思都没有。
第二年,安禄山死,史思明再度攻占河洛一带,吐番也逼近长安,朝中群臣计议,一致认为郭子仪有功于国,现在天下未平,不该让他在家赋闲。
肃宗只好再次召回他,官拜诸道兵马都统,进封汾阳王。
这时肃宗已命在旦夕,在病榻上对郭子仪说:“河东的事就全委托你了!”
肃宗死后,当时和郭子仪并肩作战收复两京的广平王李豫继位,是为代宗。
奸臣程元振不停地向李豫说郭子仪的坏话,代宗也怕元勋宿将功高难制,于是罢免了郭子仪的全部兵权,不让他带兵打仗,却叫他去当修建肃宗皇陵的监工。
郭子仪觉得来意不善,一面尽力做好皇陵建筑一事,一面把肃宗当时给他的诏书敕命千余篇(其中大多是军事绝密文件)统统交了上去。
代宗这才明白了自己对郭子仪的误会,且心生惭愧,于是第三次起用了他。
当时,叛将仆固怀恩勾结吐番、回纥进犯河西,代宗也学他祖父唐明皇,避难到陕州。
郭子仪临危受命,事起仓猝,从前的部属都已离散,身边只有数十骑。
他一接到诏命,只好临时凑合部分队伍,一边南下,一边收集散兵游勇。
后来碰到旧部张知节,才得以在洛南扩兵增员,逐渐军威大振,再次收复两京,迎接代宗回到长安。
代宗见到郭子仪后,惭愧地说:“只因没有及时重用爱卿,才到了这步田地。
我这个皇帝也当得未免太可怜了,让有贤德的人看不起。”
为表彰郭子仪的盖世功勋,诏令把他的画像供在凌烟阁。
这在当时,是谁都不敢奢望的最高荣誉。
所以,对人生旅途上的坎坷,要有正确认识———受一点儿委曲,受一点儿苦难又何妨,我们要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进而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该糊涂时就糊涂
糊涂和聪明是相对而言的。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因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