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杨广听了心里很高兴,马上发下一道诏书说:“高德儒忠贞不二地侍卫皇上,始终如一地恭敬神灵,所以才看见凤凰,为奖励他这种精神,我将提升其为朝散大夫,并赐予绸缎布匹;其他侍卫也忠心可见,同时给予封赏。”
这样一来,就连几个撒谎的人也惊呆了,没想到一个谎言竟能得到这么多的好处。
说谎做假,容易使人受骗上当,这是勿庸置疑的,这是人性中不诚实的恶劣品格,但我们不妨从积极的一方面去理解和运用。
比如,你的上司喝醉了酒,在不清醒的情况下签发了一件不当签发的文件,并且要你马上去执行,身为下属的你在左右犯难时,不妨来一招“欺骗”
术,“这就去执行”
,事实上你把这件刚签发的文件压下不发,等其酒醒后再当别论,这样的做官术又另当别论了。
保全上属面子方能把职位提升
就中国人而言,面子问题是个最大的问题。
俗话说:打人莫打脸,揭人莫揭短。
在中国,“面子”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为了“面子”
,小则翻脸,大则会闹出人命。
中国人可以吃暗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
的亏。
从这个角度出发,能够以你的“厚”
,掩盖上司的“薄”
,以你的“厚脸皮”
维护上司的“薄脸皮”
,那么,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
如果你不顾别人的面子,总有一天会吃苦头,因此,老于世故的人从不轻易在公开场合说别人尤其是上司的坏话,宁可高帽子一顶顶地送,既保住了别人的面子,别人也会如法炮制地给你面子,彼此心照不宣,尽兴而散。
这种情形在官场尤为常见。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低微,做了皇帝后自然少不了有昔日的穷哥儿们到京城找他。
这些人满以为朱元璋会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给他们封个一官半职,谁知朱元璋最忌讳别人揭他的老底,以为那样会有损自己的威信,因此对来访者大都拒而不见。
有位朱元璋儿时的好友,千里迢迢从老家凤阳赶到南京,几经周折才算进了皇宫。
一见面,这位老兄便当着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来:“朱老四,你当了皇帝可真威风呀!
还认得我吗?当年咱俩一块儿光着屁股玩耍,你干了坏事总是让我替你挨打。
记得有一次咱俩一块偷豆子吃,背着大人用破瓦罐煮。
豆还没煮熟你就先抢起来,结果把瓦罐打烂了,豆子撒了一地。
你又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帮你弄出来的。
你忘了吗?”
这位老兄还在喋喋不休地唠叨个没完,朱元璋却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揭我的短处,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脸往哪儿搁。
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这个穷哥儿们杀了。
“为尊者讳”
,这是官场的一条规矩。
一个人,无论他原来的出身多么低贱,做过多少见不得人的事,一旦当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灵光”
,变得“神圣”
起来。
往昔那见不得人的一切,要么一笔勾销,永不许再提;要么重新改造,重新解释,赋予新的含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