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样一来,事先求得了那些对证据心存疑虑的法官的默许,然后逐一地说服他们,后来少年最终被判无罪释放,各个击破的战术终获成功。
后发制人,弱者不弱
后发制人是与先发制人相反的一种应变策略。
运用这种策略,往往是先让对方动手,自己主动退让一下,然后再反击,以制服对手。
由于后发制人是在对手已经有了行动,并且从一定意义对自己构成了威胁之时的应变,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临危应变术。
人们熟悉的后发制人应变术,要数《水浒》中讲的“林冲棒打洪教头”
的故事最为精彩。
那是林冲在发配沧州途中,被柴进接到庄里设宴款待。
柴进家中的洪教头觉得林冲只不过是一个“配军”
,心中瞧不起林冲,而柴大官人又如此礼待林冲,因此引起洪教头的嫉妒之心,决计要与林冲比试高低。
只见洪教头先起身,连声说:“来,来,来,和你使一棒。”
便脱下了上衣,拽扎起裙子,掣一条棒,使了一个旗鼓,站到场地中央。
当林冲站起身时,洪教头又喝道:“来,来,来!”
林冲碍于柴进的面子,只得草草应战,刚使了四五个回合,便跳出圈外说:“小人输了。”
柴进见林冲并未使出本领,便极力劝林冲再使一棒。
洪教头见林冲刚才退却了,以为是怕他,也想再显威风。
但见他又连喝三声“来,来,来!”
使棒朝林冲舞了下来。
林冲不慌不忙地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此时,林冲见他脚步已乱,于是,将手中的棒从地上一挑,和身一转,那棒直扫洪教头的臁骨上。
洪教头招架不及,“扑”
的一声倒在地上。
林冲用后发制人之术,获得了比武的胜利。
《荀子·议兵》云:“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后发制人在军事上的运用很多。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曾讲到:“秦晋淝水之战等等有名的大战,都是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
公元221年7月,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亲自率领军队攻打孙权。
孙权命陆逊率五万军兵迎敌。
战争持续了几个月。
到第二年2月,刘备重新组织兵力,沿江而下,向东吴发动了大举攻击。
东吴面对强敌,采取后发制人之策略,先让刘备一步,退至夷陵(湖北宜昌境)一带。
吴将陆逊领军与蜀军相持半年之久,待蜀军士卒疲惫、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时,陆逊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决战,以火攻大败蜀军。
1812年6月,拿破仑亲自率领60万步兵、骑兵和炮兵组成的合成部队,向俄国发动进攻。
俄国用于前线作战的部队仅21万人,处于明显的劣势。
俄军元帅库图佐夫根据敌强己弱的局势,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实行战略退却,避免过早地与敌军决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