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两种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手段在群体中树立起了不好惹的形象,相比较而言,都较少受气。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
这是人们在世代相袭的人际斗争中演绎出的至理名言。
它告诉人们,这“硬”
的,“愣”
的,“不要命”
的,都不是省油的灯。
我们俗称的“愣头青儿”
、“刺儿头”
、“泼皮无赖”
等皆属此类。
他们依仗自己拳大胳膊粗,似乎脚一跺,一方地皮就不敢不响,说起话来腔调也比别人高八度,动不动横挑鼻子竖挑眼,捏拳斜眼从鼻子里哼出一声:“怎么,不服?你小子敢跟老子试试?”
自然,明智的人此时会念念不忘老祖宗的遗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好汉不吃眼前亏。”
“我斗不过你,惹不起你,可躲得起。”
是的,这种肆意寻衅的无赖之徒,你纵然有一万个理,他那拳脚哪容你讲理去?此乃一种“强硬”
,是一种极浅层的、低层次的硬,在社会低层次的群体中,非常吃得开。
这种类型的人,在他的一方宝地上,天王老子第一他第二,倒是不吃亏、不受气。
但未免给别人施气太多,众叛亲离,左邻右舍如躲洪水猛兽,巴不得他暴死。
这种动不动就和人玩命的无赖之徒,无人格之尊,无信义可言,无原则可循,无道理可讲,貌似硬气十足,实则色厉内荏。
有朝一日碰到茬上,硬对硬叫起真儿来,他会不惜五尺之尊,厚颜无耻地趴在地上称孙子。
更有甚者,若对方是一位侠风义骨之士,在凛然正气的威胁之下,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爷”
立时会矮掉一半,其硬气更在不知不觉间已散到九霄云外,只剩一副空空的臭皮囊。
如果作恶多端,积怨已深,此时便会四面楚歌。
如《水浒》中被鲁智深大打出手的镇关西,强抢杨志宝刀不成反送自家性命的没毛大虫牛二等等,都是这类人物。
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难遇到这等货色的人物。
这种强硬之人,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万万不可效仿而贻误终身!
这是人们对“性格强硬”
理解容易出现的一大误区。
孔老夫子曾告诫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的,我们自己不想受气,也不要施气给别人。
我们讲性格强硬不受气,要的是堂堂正正的硬气,讲的是有理有义的浩然正气。
硬气犹如一把随身佩带的宝刀,为的是保护自己,维护正义,击退邪恶,而非为虎作伥,乱伤无辜。
这种强硬型的人,善于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其中的道理,其行为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他占据正义的一方,理直气壮。
他不是拳大胳膊粗的貌似强大,不是恃强凌弱的无赖之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