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其升官之迅速,为中国官场史上罕见。
董卓作为窃国大盗,被其司徒合谋而诛后,朝廷内外一片欢呼,“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街肆”
,长安城内酒肉价格为之腾贵。
蔡邕闻其死讯,反出了“叹惜之音”
,因为不谐之声,蔡邕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其他的我们暂且不论,只说作为属下的蔡邕,在尊重上司董卓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在未遇到董卓之前,曾因得罪宦官而亡命他乡,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因此,他敬重上司董卓是合情合理的,尽管董卓是窃国大盗。
蔡邕能做到董卓在得势和失势时一样敬重,并叹惜董卓之死,单从这方面讲,蔡邕能自始至终与他的上司董卓保持一致,这真是可以堪称尊重上司的楷模,是值得我们称道的。
以公服人,以平对事
公心对人,平心对事,为人处世,最好是衡量轻重,以求“公平”
二字,则人们没有不服从的。
不能以公为私,以私害公,这两点最好是铭记在心。
这也是处世服人的一个原则。
历史记载:“范文忠公身为谏臣,赵清献公作为御史,因辩论事情意见相左而互有隔膜。
王荆公几次诋毁范公,并且说:”
陛下问赵公,就知道他的为人。
‘后来有一天,神宗问清献公赵公,赵公回答说:“忠臣。
’皇上说:”
你怎么知道他是忠臣呢?‘赵公回答说:“嘉初期,神宗违豫,他请立皇嗣,以安定国家,难道这不是忠吗?’退出后,王荆公问赵公说:”
你不是与范仲淹有仇隙吗?‘赵公说:“我不敢以私害公。
’”
不敢以私害公,说起来容易,做到就难了。
既不敢以私害公,自然也不敢以公为私。
从那以后,有几个人能及他?不但范文忠公佩服他,神宗也佩服,王荆公也不得不服。
不以公为私,就在于廉而不贪。
这不但要观察他的从前,尤其要观察他的后来。
顾亭林在《日知录》中说:“季文子死时,以大夫礼节入殓,以他用过的家用器具陪葬。
没有锦衣的妾婢,没有吃粮食的马,没有家藏的金银,没有贵重家器。
君子这就知道季文子是忠于王室了。
辅佐三代君主,而没有家私积蓄,难道说不忠吗?”
诸葛亮呈表给后主刘禅说:“我家在成都有八百棵桑树,薄田十五顷,子孙的穿吃二事,全靠自家,我觉得宽裕有余。
至于我在外面,没有别的调度,只有随身衣物,食用之类,全都仰仗官府,不另索取,以长尺寸。
我死的时候,不要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辜负陛下。”
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正像他所说的那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