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样一来,"
器"
字就明确地表示了器具、物品的含义。
例如,在《周礼·司约》中有这样的记载:"
器约谓礼乐吉凶车服所得用也。
"
这里的"
器"
明显指的是各种器具和用品。
这些文字都强调了"
器"
作为器具的意义。
通过这种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事物的命名和定义方式,以及他们如何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中汲取灵感来创造文字。
那有人问了:“孔子讲的’君子不器’意思不就成了君子不是东西的意思了?”
其实不然,《易经系辞》:“成形曰器。”
《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意思是说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器是万物体现出来的相。
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心怀天下,领悟大道,不能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法言先知》:“先自治而后治人之谓大器。”
这里的“器”
用的就是引申出来的意思。
在这这句话里“器”
的意思更应该体现的是度量和胸怀。
“欲”
,是一个形声字兼会意字。
从战国开始到最后楷书字形皆为从欠、谷声。
“欠”
的古字形象人打哈欠的样子,引申可以指人,作为形符,表示义与人有关,或以为欠像张口有欲望之义。
西周金文很少看见欲字,但用谷为欲望之欲,如师询簋(gui)铭文:“率以乃友敦敌(扞卫)王身,谷(欲)女(汝,你)弗以乃辟(君王)函于艰。”
这里的“谷”
其实就是“欲”
。
《说文解字》:“欲,贪欲也。
从欠谷声。”
《说文解字注》“欲从欠者,取慕液之意,从谷者,取虚受之意。”
“谷”
和“欠”
合在一起表达出来的是人永远吃不饱,山谷永远填不满,这或许就是“欲”
的本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