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1章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也就是说,甲骨文是用来和神通话的,是祭祀的时候占卜过程的记录。

二十世纪初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商朝人在乌龟壳和牛肩胛骨上刻的字,是中国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为什么要用文字记录?因为在古人的头脑里,神是识字的,而人可以通过文字跟神进行沟通。

所以文字从一开始就是和神明联系在一起的,是神圣的。

从这里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古人传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

但实际上,从现代人的角度看,文字很难说是某一个人造的,而是有一个长期演化的过程。

最初伏羲演化八卦,那时候也是有文字的,只是那时候的文字都和八卦图像一样,跟接近于符号或简要的图形。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这些符号变得越来越多,各部落之间也无法相互通用。

所以或许这样的解释更合理些——仓颉把之前的那些“字”

演变过来,经过加工整理,编纂成了统一的文字。

当然,古人不了解这一点,就认为是仓颉造了文字。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古代书面文字,和口头文字明显不一样。

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能体会到,文字和我们平常用的口头语言是有区别的。

当然,从黄帝到各朝各代肯定也会有口头文字,但是它跟祭祀神和祖先用的甲骨文肯定也不是一回事。

因为甲骨文主要跟祭祀、礼乐有关,是给神看的,不是记录日常对话的。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书面文字跟口头语言完全是两种不同用途,可能离得很远、很远,后来才慢慢接近,到明清时代才有白话小说(其实也是半文半白的),到五四运动之前,才有纯粹的白话文。

接下来是“乃服衣裳”

咱们先说“衣裳”

在此之前的原始文明阶段,人只是拿树叶、兽皮往下身一围就算了。

后来胡曹发明了衣裳。

什么是衣裳呢?《说文解字》中说:“依也。

上曰衣,下曰裳。

“意思是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裙子叫裳。

注意一点,这里的“裳”

是裙裳,象裙子一样的,不是后来的裤子,裤子是很晚才出现的。

我们再简要的讲一下“乃”

字和“服”

字。

“乃”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意思:一,指的是第二人称的代词,相当于你的。

二,就是动词“是”

的意思。

三,就是连词,相当于“竟然、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龙符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万界时空穿越者凌天至尊赤骨天梯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我和大圣是兄弟太古神王神圣罗马帝国魏武侯万界基因是他唯一的光极品捉妖系统九龙吞珠七十年代小娇媳总裁大人超给力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抢救大明朝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西游记:四川话版传奇篮神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我的未婚妻是主播韶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