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木”
组成,像人用眼睛看树木的样子,有观察、审视的意思;综合下来,其本义是用心审查,即思索、思考的意思。
《说文解字》:“想,冀思也。
从心相声。”
由思考引申出想象、设想的意思,即通过思维在头脑中创造出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情景。
潘岳《寡妇赋》:“窈冥兮潜翳,心存兮目想。
";同时,有思考引申出表示对人或事物的思念、怀念的意思。
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十年别荒村。”
思索便是要有所打算,因此进一步引申表示希望、打算,是思考后产生的一种意愿或计划。
屈原《九章·悲回风》:“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后来引申出料想、推测的意思,根据已有的情况或经验进行判断、估计。
《后汉书·党锢传》:“想甚欣然,不为恨也。”
“浴”
,初文为会意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只是甲骨文的文字与后世文字有所区别。
商代甲骨文的字形从人、从皿。
下部是一个大器皿,中间盛有水,水中站着一个曲背弯腰面朝左的人,人的周围有四个点,好像人体两侧有水点滴下,表示人在洗澡的意思;也有一说为淋水洗澡的意思。
到了小篆时期,
“浴”
字变成了形声字,从水,谷声。
左边的
“水”
旁明确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
“谷”
表示读音,也可能有一定的表意作用,“谷”
有山谷、溪谷之意,水在山谷中流动,有水流清澈、源源不断的感觉,与洗澡用水的特点有一定的联系。
由此可见,其本义就是洗澡、沐浴的意思。
《说文解字》:“浴,洒身也。”
《礼记?曲礼上》:“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
由沐浴引申出比喻沉浸、浸染的意思。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久浴文化,则渐悟人类之尊严。”
在一些语境中,“浴”
也可以表示用水浇灌、润泽等意思,与洗澡时水对身体的滋润有相似之处。
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骸垢想浴”
讲的是大致意思是身体脏了就想要洗澡,表达了一种人在身体沾染污垢后自然产生的想要清洁身体的想法。
在一些修身养性等相关的语境中,比喻人的心灵或精神层面受到了污染、蒙蔽,就像身体有了污垢一样,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洗涤、净化,以恢复纯净、清明的状态。
“骸垢想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