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金文像金(水)入匀中。
小篆变形声,从金,匀声。
因为“钧”
是量词,表示重量,而国家的政务是关乎全民的大事,是举足轻重的,所以“钧”
用来比喻国家政务,执政称为秉钧。
因为“钧”
与国家政务有关,所以旧时用于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如:钧府、钧启。
在古代还通“均”
,有平均、均匀、相同等意思。
《诗经·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鍭既钧。”
进而引申出全、都的意思,所以“钧”
也有平等、同样等意思。
《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
这里的“钧”
指的是本段落的第七个人物,三国时期的发明家——马钧。
马钧(生卒年不详),字德衡,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
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巧”
,“形声字。
从工,丂(qiao)声。
“工”
字,在古文中像是一把斧子的形状,表示与工具技能有关,表义。
“丂”
字,由于字源不同,有很多的读音(kao、qiao,玉)。
但在“巧”
字是读这个读音。
表声也表义,指的是有握柄的吹管或号角的意思,代指比较精密的器具;综合其义为制造精致器具的技能。
因此,其本义是指高超的技巧。
《说文解字》:
“巧,技也。”
由技艺高超引申为灵巧、工巧的意思。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
进而引申为精致、美好的意思。
《《管子·牧民》:“故省刑之要,在禁文巧;守国之度,在饰四维。”
《诗经·小雅》:“巧言如流。”
同样是由于技术高超,那么这个人就在某个方面比较擅长,因此引申出善于、擅长的意思。
荀子·哀公》:“昔舜巧于使民,而造父于使马。”
后来用作副词,表示的是恰好、凑巧的意思。
“钧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