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第114章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
上一章“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讲了对这些影响社会安定人员的处置不仅仅是政府和国家的事情,也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的事情,每个人都要从自己的家庭内部,以及社会上防止这类人的出现,制止这些危险人物危害社会,进一步让他们接受法律的惩处,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社会环境。
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
每个人都对我们生活的家庭、社会负有责任;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在各个方面保证社会的和谐。
如果有能力的话,在推动自己所生活时代的进步的同时,为后代子孙们留下一份精神、物质财富。
接下来的几章,从“布射僚丸”
到“工颦妍笑”
,讲的便是古人们是怎样推动自己时代进步,以及如何为后世留下宝贵财产的。
今天我们便从“布射僚丸,嵇琴阮啸”
讲起。
“布”
,形声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
在金文字形中,其上部为声旁“父”
可能有表意的作用,在古代有表示平民的意思;下部为“巾”
,表示其字义与织物有关;综合下来,指的是平民用的织物。
小篆形体由金文演变而来,到楷书“父”
讹变为“??”
,写作“布”
。
在古代,平民是不能够穿丝绸的,而且也没有资本购买丝绸。
所以,平民穿的基本上都是麻的植物纤维织的布做成的衣服。
《说文解字》:“布,枲织也。
从巾,父声。”
枲,在古代指的是麻。
而蚕丝织成的丝织品在古代通称“帛”
。
后来,由其本义麻织物引申为棉、麻、苎、葛等织物的统称,棉花引进到中国之后,棉织品也称之为布近代以来,化纤织品也可叫布。
布在古代也比较珍贵,所以古代人也曾经以布帛作为货币之一。
《管子·国蓄》:“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由于布帛币有流通的功能,古代有时可以用布帛缴纳赋税,因此在一定时期也引申出赋税的意思。
《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无职事者出夫家之征。”
布的特点是可向宽广平铺,所以引申出分布,散布的意思来。
《左传·定公四年》:“句卑布裳,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同时,又引申出安排、安置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