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从辨别滋味引申为食,吃的意思。
《诗经·小雅》:“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后来人的身体经受的经历,就像用嘴品尝一样,故此引申出经历,身受,尝受的意思。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由于经历都是过去的,故此起有引申出作为副词的曾经的意思。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后来,古代秋季的祭祀也称之为“尝”
。
《尔雅·释天》:“秋祭曰尝。”
烝尝是礿禘尝烝,四时之祭祀的简称。
《礼记?王制》规定:“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
这是夏商两朝的祭祀,在一年中有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正时的祭祀。
周则春曰祠,夏曰礿。
这里仅用“烝尝”
两个字,代指四时祭祀。
“祭祀烝尝”
这句话语出《诗经?小雅》“礿祀烝尝,于公先王。
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
这句话讲的便是王公们四季不断地祭祀先祖,祈求先祖保佑的场景。
四季的祭祀是比较大型的活动,而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人们也会举行对先祖或是所供奉的神灵进行祭祀的。
在古代,普通人家是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古人认为阴间和阳间隔界也隔时,就是时间和空间不一样。
阴间的一天是我们阳间的一个月,初一、十五给祖先上供,就相当于供养祖先一个早餐、一个午餐。
秦以前,古人一日两餐,日出以后一食,日落以前一食。
那个时候人的生活不富裕,吃得很少,但身体健康,寿命也长。
日本人还是这个规矩,吃得少,但也不是两餐。
“嫡后嗣续,祭祀烝尝”
讲的是家族一代代地延续、发展,要坚持不懈地对先祖进行祭祀。
一个家族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让家族的子孙后代得以不断的延续与发展。
古人认为一个家族的发展得益于主要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一年四季不断的祭祀以祈求祖宗的佑护,另一方面便是子孙后代的努力与传承。
故此,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做到这两个方面。
有人说,在古代嫡子那么重要,庶子是不是就不需要那么努力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庶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家族的认可,也可以取代无能的嫡子,使家族得以更好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赵氏的赵无恤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贤能取代了嫡子赵伯鲁,成为了赵氏家族的继承人,从在三家分晋时奠定了赵国根基,从而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虽然这个人是庶子,但是家族是不断的发展的,会形成很多宗族分支的。
庶子也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贤能,成就功名的。
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取得成功的有多少是真正的一脉相传的嫡子呢?庶子就算无法取代嫡子的地位,但通过自己的贤能,使自己又会成为本身支系的先祖,他的后代也会娶妻生子,也会有嫡庶子女,使家族分支不断的延续下去的。
所以说,成功不是靠嫡庶之分,而是靠一个人的贤能与品行。
只要人们不断的磨炼自己的品德、心性与才能,一定会使得整个家族得以繁荣与昌盛,不断延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