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
说的是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另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可能是现代的鳄鱼),山上有只猛虎,(两者)一起侵害百姓。
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害,而这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由此可见,当时的周处还是干了很多有损于百姓的事情。
居来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只剩下其中一个。
周处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河斩杀蛟龙。
周处抓住蛟龙有时浮起有时沉没,与蛟龙一起漂游了几十里远。
经过了三天三夜,同乡的人都认为三害已经死了,大家在一起互相庆祝。
而周处杀死蛟龙从水里出来后,听说乡里人以为自己已死而互相庆贺,才知道自己实际上被当作一大祸害,因此有了悔改的心意。
于是他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
在他战死沙场后被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历史给了人们很好的借鉴,闻过,就要敢于正视;闻过,就要有虚怀雅量。
听其言,纳其说,方能集他人智慧。
常自省,方能使自己日臻成熟。
以上两则故事,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一代君王,知错、认错因此改错,而成为五霸之一;一个浪子知错改错之后,立下了一世功勋,最终封侯。
诚然,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说自己对,说自己好,不愿听到有人说自己有过错。
《孟子·公孙丑上》里面孟子的话:“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禹闻善言,则拜。
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已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
说的是子路,如果有人把子路的过错当面告诉他,他听到后便会大喜。
为什么子路会大喜呢?别人指出他的过错,让他有了能够进步的机会,这是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个人的气度。
无论是修行,还是做事,一个人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又没有人指出,别人指出后又不愿意正视和接受,这种人又怎能获得进步和提高呢?因此,人要让闻过则喜成为一种自觉、一种风气、一种自信、一种风度。
综上所述,“知过必改”
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改正。
那“得能莫忘”
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先说“得”
字。
有人解释“得”
与“德”
二字通假,有品德的意思。
但个人都认为这种解释还是有所偏差的。
“得”
在甲古文中是个会意字,“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