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天水坝子,海拔高达上千米。
因为上面有个巨大的坝子,所以起名叫天水坝子。
离这林泉镇足有3o多千米路程。
并不是说那地方离林泉镇的直线距离有多远,主要是因为去那地方就一条破败的,仅5米宽的泥巴小公路。
听说还是六十年代时建天水坝时胡乱搞出来的。
经过几十年的塌方,碾压,那路早不成样子了。
弯弯绕绕如蛇行,说是泥石小公路,其实那路中也没见到几个碎石块。
基本上都是泥巴的,晴天坐车像坐轿子。
雨天根本就不敢坐,因为车即便是刹住了但车轮还会自个儿滑出去好几米。
一不小心估计就摔下了上千米深的悬崖下成了烈士。
烈士虽说有抚恤金但自已在阴间可是无法享受到。
再加上路也不怎么通畅,时断时续。
时不时悬崖峭壁上经常会从天而降一些散碎大石头疙瘩,搞不好还闹个车毁人亡。
就连走路到林泉镇也时有人被砸伤,来回一趟估计得近5个小时左右。
因为此小公路途中拦路的小山堆太多了,所以造价十分的惊人。
就凭鱼阳这个国家级贫困县想把那条耗资约需上千万的路完全搞好直是天方夜谭。
历届政府也不是不作为,主要是没钱有啥办法。
所以最终就是东挖一截,西刨一段。
零零碎碎的开了十来年就权当修路了,一点进展也没有。
当时鱼阳县政府计划干脆把整个天水坝子人迁到林泉镇来重建一个新村。
不过一细算,天水坝子这个村可不小,总计有上万人口,几千户。
如果一户的安家费给三万的话那可得几千万。
这个数字当时就把鱼阳县的几个常委差点吓瘫了过去。
而且人员安置,田地等一大帮问题等等储般原因,造成了此后县委常委会就再也没议过搬迁天水坝子村的事。
不过天水坝子可又是革命老区,把它丢掉县里几个头头可是不敢。
因为天水坝子曾经在解放前有几个将军在哪里窝过,与国民党打过游击战,灭个土匪等等,人家现在未必还记得天水坝子。
但如果真有人把它给忘了的话有心人捅到那些个怀旧的老将军面前,人家只要哼上一句,估计县长的官帽都将飞了。
而且就说那不成样的破路还是扯着几个将军的面子挣来的,也花了几百万了。
因此现在就造成了两难局面,此村就像是一根没肉的光溜溜骨头。
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而且那旮旯民风彪悍。
一言不和也许就动拳动刀动棍的。
砍伤人的事那是时有生,不过一般来说都是在村里自已解决。
也没人闹到林泉镇派出所来,好像从解放以来已经约定成俗了。
也许那就是天水坝子的潜规则吧!
这也是鱼阳县不敢放弃它的原因之一,你想想,如果真不管它了哪天闹出个揭竿围攻政府的事来就不得了啦。
路破也使那地方显得特别的穷,每户人均年收入还不到3oo块,差不多等于那个时候林泉镇的头号人物秦书记的一个月工资。
“秦书记,你看能不能这样。
干脆成立一个工作组,驻扎在天水坝子暂时代村长工作,一直到选出村长为止。”
镇人大主席肖和倒提出了个建议。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