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就像是你看一个人的脸色,就能猜出他大概的心情一样。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果脉象微弱,那就说明这人身体里的阳气不足了,就像是个小火炉,火苗都快灭了,你还指望它烧旺了给你取暖?所以啊,这时候可不能发汗,发汗就像是往小火炉上泼了一盆冷水,那可就更糟糕了。”
小弟子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要是脉象浮大呢?”
张仲景仙师笑道:“脉象浮大,那就说明这人身体里的阳气还在挣扎,就像是个小火炉虽然火苗不大,但还在努力燃烧。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给他加把劲,让他这把火烧得更旺一些。
而这把劲啊,就得靠桂枝二越婢一汤了!”
小弟子一听,眼睛一亮:“桂枝二越婢一汤?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
那这方剂是怎么制配的呢?”
张仲景仙师于是开始详细讲解起桂枝二越婢一汤的制配方法:“这方剂啊,一共有七味药。
桂枝十八铢(换算成现代就是9克,古代一两换算成现代5克哦,小朋友们要记住啦),要记得把皮去掉;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也就是9克),甘草要炙过;大枣四枚,要劈开;生姜一两二铢(也就是6克),要切成片;还有石膏二十四铢(也就是12克),要碎成小块,用绵布包起来。”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一边点头一边记笔记。
张仲景仙师接着说道:“然后呢,把这七味药放到一起,加上六升水(换算成现代就是1200毫升左右哦),先煮麻黄,煮的时候要注意去掉上面的浮沫,就像是你煮肉汤要撇去浮沫一样。
等麻黄煮得差不多了,再把其他药加进去一起煮,煮到只剩下三升水(也就是600毫升左右)的时候,就可以把火关了。
把药渣过滤掉,剩下的药液就是咱们要喝的桂枝二越婢一汤了。
记得要温服哦,一次喝一升(也就是200毫升左右),一天喝三次。”
小弟子听完,不禁感叹:“这方剂的制作过程还真是复杂啊!
不过,这每一味药都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呢?”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开始逐一介绍起这七味药的作用和功能来:“桂枝啊,那可是咱们中医里的‘阳药之王’,能够温阳散寒,就像是给身体里的小火炉加了一把柴火;芍药呢,能够养血敛阴,就像是给身体里的血液加了一层保护膜;麻黄啊,那可是发汗的利器,不过在这里咱们不用它发汗,而是用它来宣肺平喘;甘草呢,能够调和药性,就像是给这方剂里的各种药材当了个和事佬;大枣啊,能够补中益气,就像是给身体里的能量库加了一些储备;生姜呢,能够温中止呕,就像是给身体里的消化系统加了个暖宝宝;还有石膏啊,能够清热泻火,就像是给身体里的火气降了降温。”
小弟子听完,不禁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这七味药相互配合,就像是七个小伙伴一起努力,把身体里的阳气扶起来,把寒气赶出去!”
张仲景仙师哈哈大笑:“没错没错!
不过啊,这方剂虽然好,但也不是万能的。
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一样,所以在使用方剂的时候啊,还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加减药物和调整剂量。
所以啊,小朋友们要是想学中医,可得先把基础知识学扎实了才行哦!”
小弟子一听,连忙点头:“师父放心!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
就在这时,旁边的一位师兄突然插话道:“师父啊,你说这脉象浮大是阳气在挣扎,那脉象微弱就是阳气不足了。
那要是脉象既不浮大也不微弱,而是又细又沉呢?”
张仲景仙师一听,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哎呀呀,你这问题问得好!
脉象又细又沉啊,那就说明这人身体里的气血都不足了,就像是个小车子里装满了重物,轮子都快被压扁了。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给他补气血、调阴阳了。”
有一天,小弟子一脸困惑地跑来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啊,我这有个难题,想请您老人家给指点迷津。
太阳病,本来应该喝桂枝汤的,或者呢,也可能用了下法,但结果呢,症状还是那样:头项强痛,像小火苗一样翕翕地发热,一点汗都不出,心下还满满的,微微作痛,连小便都不顺畅了。
这可咋整?有啥灵丹妙药能救急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嘿,这小子还真问对人了。
于是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太阳病啊,要是服了桂枝汤,或者用了下法,症状还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那你就得记住了,这时候啊,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就是你的救星啦!”
小弟子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连声追问:“师父,这方子到底咋配的?快给我讲讲!”
张仲景仙师微微一笑:好嘞,那我就给你细细道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