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既然可以凸起,那的确如我们最早开始查看这些字迹的时候一样,这些砖都是松动的。
于是秦不空伸手去拉扯了一下凸起的石砖,发现竟然可以像抽屉一样。
被完整地取出来。
奇怪的是,石砖的背后并非一整块砖,而是一个好像是被挖了一个槽子似的,而槽子的中央,是一个半圆形的凹陷处,大概有乒乓球的大小,似乎是用来放入一个圆形的装置的。
秦不空皱着眉不说话,似乎也对这个东西丝毫无解。
于是我开口说道,既然七煞是其中鬼魂,那会不会我们每闯过一煞之后,就能够得到一点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恰好就是这个圆形形状呢?亲不可和松子都摇摇头,表示他们也不知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那个悟颖塔旧址进行寻找了,而且这个地方竟然还只是我们的推测,究竟是不是这里,还得去了才能知道。
于是秦不空将石砖放回原位。
试图将它按进石柱里,但是却发现似乎有什么东西挡住了一般,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法一按到底,也只能作罢。
当天上午大约十点多,我们三人就开始渡江。
到了武昌码头之后,有转小路,绕到了大桥的桥墩底下,那个地方,正是在修建大桥之前被称之为“黄鹄矶”
的江心石梁。
如今季节正好是枯水期,于是原本大部分被淹没到水面底下的石头梁子也露出了水面。
我们可以顺着石头梁子。
走到距离岸边大约两三百米远的位置,正好在长江大桥的桥底下。
站到一块大石头上,手里捧着罗盘,开始计算方位,然而看样子我们当下所站的位置似乎还远了一点,松子最后计算出的位置。
恰好是在距离桥墩往南大约五十米左右,一块由各种乱石堆构成的荒地。
我心想这下可不好整了,这碎石显然是当初修建大桥的时候打下来的,就算这里真的藏了什么东西,或者又什么玄机的话,估计也早就被会了吧。
但事已至此。
我们依旧决定意试,眼看距离午时大约还有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就在这个直径约三十米的大圆圈内,按照八卦的方式,插下了九根长长的竹竿。
之所以选择八卦的形状,则是因为松子告诉我们,搬迁后的悟颖塔,正是八面四层,在准备好一切之后,我们就静等午时到来。
所谓午时,是一个纵跨两个小时的大范围,可是正午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分钟。
所以到了正午的时候,我们开始在九根竹竿插放的位置来回寻找,很快就在乾卦所在的那根竹竿下,发现几乎是正对太阳,以至于地上完全没有影子。
而乾卦,也恰恰是排列第一,也恰恰是对应了“魑”
这个字的卦象。
如此几个巧合的重叠下,我们就认为,这跟竹竿底下应该是有东西的。
于是我们三人就开始一块一块地翻找着地面的石头。
这块荒地上有不少杂草,这说明即便是张水季节,这里也不会被淹没,这样一来,底下埋藏了东西的可能性就相对大大增加,只是这千年之后,是否早已损毁,却不得而知。
我们足足挖了一整个下午,除了石块和泥土之外,什么也没找到。
秦不空开始质疑松子,问是不是算错了地方?松子也有些着急,于是就摸出了一把寻龙尺,那是古人运用杠杆原理,由金属特有的对磁场的感知来定位小范围的工具,在现代社会里,也常常被用作于排除地雷,寻觅金属矿等。
可是松子将寻龙尺转了几圈,停下来龙头所指的位置,却恰好还是我们先前挖的地方。
这么说起来,是我们还挖得不够深吗?
第四十九章.石头盒子
当下天色已晚,我们又缺乏工具,再这么耗下去,只怕是今晚回不了家。
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暂且回去,明日带了工具再来。
于是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赶到了江边,这里因为当初修建大桥的关系,周围没有人居住,只是在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有被重新修建的黄鹤楼。
靠近江边的区域。
几乎是没什么人会来。
有了工具,挖掘起来就快速得多,头一天我们已经基本上清理掉了碎石块,越往下,就基本上全是泥土为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