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47章 儿臣罪该万死(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对于秦藩、汉藩、唐藩、宋藩以及外省的治理,老夫以为,当从三点下手。

首当其冲者,便是教化!”

西苑勤政殿内,一个衣着清俭,面容老迈古拙的老人,眼神十分深沉的肃声说道:“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这些外藩、外省,尤其是丁口繁盛的唐藩,真正治理起来,极为艰难。

所以要行王道教化,要用至少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一百年不间断的教化,让外藩和外省百姓深信其为炎黄子民。

外藩、外省丁口要坚持皇上所定之策,不断抽调散开,并迁移汉民前往。”

老人话音刚落,当今元辅张潮便拧眉道:“邃庵公,在大燕诸藩土和外省中,唐藩是最特殊的。

盖因朝廷近些年来才勘测清楚,唐藩居然真如圣上所言,其耕田之土,竟多于我大燕本土。

再加上其天象之利,耕作多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唐藩之重要,当不必多言。

但是,唐藩本土亿兆丁口,其复杂程度,要远远超过大燕。

莫卧儿王朝名义上是一统一之国,实则内里又有无数分国王公。

我大燕九成百姓皆为汉民,唐藩内到底有多少民族,连他们自己都数不清,竟无通行之官话。

再加上几千年来将人分为四等的种姓制度和强大的宗教影响,想在彼处施行王道教化,几无可能!”

老人便是在汉藩,也就是袋鼠之洲相国六年,又在秦藩相国八年,去岁才折返回京的“二韩”

之一,韩琮韩邃庵。

韩彬韩半山早于十年前就于小琉球病逝,韩琮则要幸运的多。

以其国士之才,先后相治汉藩、秦藩,为二藩繁荣稳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若非如此,以他的经历和曾经的罪行,又怎么可能重回中枢为相?

听闻张潮之言,韩琮声音低沉的哼了声,道:“老夫回京后,专司藩省要务,岂有不知唐藩内情之理?所谓王道教化,重在王道二字。

唐藩九成百姓世代穷苦,大燕不必去改变唐藩之制,不去动摇其宗教掌控,却可给予其百姓希望。

譬如,其贱民往汉藩、宋藩之地采矿满三十年者,可为首陀罗。

首陀罗劳力二十年者,可为吠舍。

吠舍中极优者,可入大燕官学进学。

而所谓的刹帝利和所罗门,同样需要读圣贤书以为教化。

不从者,自有法子令其跌落。

唐藩之重,一在地,二在丁口。

王道教化为其一,移其丁口于外,迁汉姓耕其田为其二,一、二可并行。

其三,则是于百年后,将唐藩彻底纳入中土。

如今朝廷上下都有股急躁自大之风,以为藩国外省打下后,便可为所欲为……大错特错!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个道理不明白透彻,只会误国误民,白白丧失眼下大好局面!”

韩琮一番话几不留分毫余地,令勤政殿内张潮、万良、赵霁、于万洲等军机大臣面色凝重。

倒是坐于御椅上听政良久的贾蔷,回过神后缓缓点头道:“韩卿之言,乃老成之见。

朕传旨大燕疆域开拓至宋藩而止,便是同西山行宫诸国老商议数载后得出的定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神农别闹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枭门邪妻极品捉妖系统替身养猪去了[快穿]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绝世保安太古神王神圣罗马帝国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武林店小二韶光艳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九龙吞珠万界基因凌天至尊特种岁月重生之都市邪仙大话之神NBA禁区推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