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01章 第101章 (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要知道典史在民间可有个浑称叫四爷,因其在县衙排行为四(前面分别是县令、县丞、主簿),故有此称。

而这个‘爷’字,不光是个尊称,也是说明百姓们除过县太爷,最怕的就是这位爷。

怎么没听说县丞主簿,被人叫二爷三爷?

至于为何会怕,这还要细说。

典史掌管整个县里的治安巡逻、缉捕稽查、囚狱刑名等事,自古以来但凡能跟这些牵扯上就没什么好事,是升斗小民能抓得,地痞恶霸见了也胆寒。

有道是八字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典史就是小鬼里头的恶霸头子。

因其没有品级,自然受朝廷管制少,又因其不是吏部铨选,很多都是在当地选用,而县官到任后为了能掌控地方,多数都会选用那些所谓‘地头蛇’来坐这个位置。

都是地头蛇了,能是什么简单人物?

那自然是爷,要供着的爷!

有这么一首十字令,将典史在地方上的威势以及其作威作福,描写得是活灵活现:一命之荣称得,两片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乡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角文书发得;七品堂堂考得,八字衙门开得;九品补服借得,十分高兴不得。

(出自《归田琐记》梁章钜)

这首十字令其实是在嘲讽那些为官不贤的典史,因其位置重要,若真是为官不贤,那真是为祸一方民土。

若是暂不论是不是当典史的都不是好人,至少这首十字令将典史在地方上‘上能通天,下能通地’的本事描写得是淋漓尽致。

所以一个地方上的地头蛇,他可能不认识县官,不认识县丞主簿,但绝不可能不认识地头蛇的爷——典史。

也所以没人会怀疑薄春山的威胁。

一时间,下面十分安静。

“本官还有事,你们可以慢慢想,想好了再来回本官。”

薄春山长腿一撑,站了起来,

“大人且慢,这事——”

说话的人脸颊极红,一咬牙道,“这事小民应下了!”

.

薄春山两天时间跑了几个镇,总算把这摊子事都安排好了。

当然后续还要跟进,不过能先把头开了就好,后续的事后面再说。

关于后续倭寇还会有人马进入定波,这事除了薄春山和刘成知道外,钱县令是知道的,然后民兵团这熊瑞和钟山也知道。

钟山闭门苦思两日,将薄春山叫了过去。

他拿出一张定波县的舆图,在上面他根据每个乡、镇、村的距离,设计出了许多墩堡。

墩堡大约高十多米,四周围以三四米高的围墙,整体外形像一个翻过来的斗,上尖下宽。

最上面是可以眺望并燃放狼烟的高台,高台下面的堡身有往外观察的孔洞及站人的高台,若是有敌来犯,里面的人可以通过这些措施向外进行射击。

若是薄春山出身军中,必然知道这种墩堡常见于边关,抑或是战争频繁之地,用来抵御敌人,起到一个提前示警之用,同时也能保护堡中士兵的安全。

若是军用,一般堡中会安排八到十名士兵不等,他们吃喝拉撒都在里头,日夜都会有人观察巡防,若发现敌踪,便登上高台鸣锣燃烟示警。

通常这个墩堡附近会有另一个墩堡,距离刚好是可以听见鸣锣看见狼烟,这个墩堡在看见示警后,会也立即登上高台鸣锣燃烟,向更远的地方传讯。

就这么一个传一个,既能通过鸣锣和狼烟的烟束交流敌情,也迅速得到四周墩军的支援。

像边关那种地方,一旦打起仗来就会僵持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些墩堡看似不起眼,却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薄春山在听完描述后,当即眼睛一亮,拉着钟山问了许久,详细到怎么通过鸣锣的次数以及狼烟交流敌情,记了满满一大张纸后,他拿着那张纸走了。

他并没有打算由官府出面建墩堡,而是打算让那些乡、镇、村建,暂时建不了墩堡,就先建个简陋的瞭望台,只能要暂时起到示警和交流敌情之用就行。

不过他已经打算好了,若是倭寇一直不绝,后续墩堡还是要建的。

这又是一项大工程,显然薄春山一个人分身不暇,他只能先派人去个乡镇村告知当地人,让他们先建瞭望台,至于事后怎么使用鸣锣和狼烟示警,这些要等瞭望台建好再说。

怕当地人偷工减料,是时瞭望台用不了,薄春山还让人带了式样图过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话之神抢救大明朝西游记:四川话版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龙符(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神圣罗马帝国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总裁大人超给力大国工程太古神王神农别闹漫兽竞技场三国之天下无双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全能影后的花式撩法事业脑咸鱼在八零万界时空穿越者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明婚暗恋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当反派绑定了女主系统替身养猪去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