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明月在她大学英语系的毕业工作推荐群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应届毕业生支教计划”
。
明月喜出望外,点开连续看了3、4遍……
通知上说,本次支教老师的选拔,如果报名人数较少,就只进行面试;报名人多的话,就笔面都要进行。
除了必要的考试外,大学四年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情况都将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这让明月欣喜若狂!
因为她大学里的考试中,各个科目都在90分左右,甚至还有考满分的。
另外,她在学校里获得的各项评奖评优也不少。
支教,对于管明月来说是一件神圣的事儿。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或许比她考上特岗教师更有意义。
因为她从很小就在黄虎山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她了解山里孩子的“与众不同”
,她也更愿意为了这些孩子奉献一份力量。
小时候的那些生活体验告诉她,这次她非去不可!
明月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各学校报名参加支教的老师比较多,很快明月参加了支教选拔考试。
在笔试答题中,明月发现这些考试题对于她来说实在太简单了,试卷除了学科知识外,就是教师综合素质考题。
学科知识的题占了百分之七十,综合素质占了百分之三十,最后明月考下来拿了93分的高分。
毫无悬念,在学校一系列的选拔考试和评估后,明月获得了本次支教老师的名额。
经过几天的培训、体检等系列手续后,明月被分配到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学校任教。
这里比她的老家黄虎山好不了多少,虽然也是在大山,但好在这个地方手机还有信号。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儿不应该叫学校,对外而言它的名称只是一个教学点,只是这里的人都更喜欢把它称为学校而已。
学生们在两个教室里上课,一、二、三年级在一个教室,四、五、六年级在一个教室。
除了教学点的另外一个负责人,和另外一个老师每天回家外,明月和另外两个女老师,住在教学点旁边的一个小平房里。
现在,我们的明月已经来到这所小学校任教,而苟旦还在游泳馆继续一边写小说,一边上班。
如今他们相隔100多公里。
苟旦的小说写到现在已经有20多万字,也终于接近尾声了。
虽然现在他和明月相距较远,但他们还是会一起讨论一些小说里的细节,并做最后的打磨和修改。
回顾《年华》的整个写作过程,苟旦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写小说是这样的感觉,从开始就跟着小说里的那些人物跑完了一个全新的旅程。
而且在小说里,他以第一人称视角的描写,让自己上了一次“高中”
和“大学”
,和小说里的主人公一起迷惘,一起奋斗,一起恨,一起爱!
当初从温泉小镇辞掉工作,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和瓶颈才把小说完成,苟旦的内心洋溢着自豪感与成就感。
在创造小说的过程中他爆发出来的那些能量,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沉醉于小说的故事中,他是痛并快乐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