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去世,儿子步协承嗣他的爵位,统领步骘所属的职务,并加任抚军将军。
步协死后,儿子步玑承嗣他的侯爵。
步协的弟弟步阐,承继为西陵督,并加任昭武将军,封西亭侯。
凤皇元年(公元272年),征召为绕帐督。
步阐历代都住西陵,终于被征召,步阐自以为失职,而且又怕有人进谗言得祸,所以就据城自守,投降晋朝。
并派遣步玑和弟弟步璿到洛阳任职。
晋朝任步阐为都督西陵各路军事、卫将军,义同三司,加侍中,持节领交州牧,封宜都公;步玑监江陵各路军事、左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庐陵太守,改封江陵侯;步璿为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
命令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前往救助步阐。
孙晧派陆抗西讨,羊祜等人军队撤退逃走。
陆抗攻陷城池,斩了步阐等人,步氏灭亡,只留下步璿继承祀统。
书包 网 bookbao。
想看书来书包网
三国志卷五十二 吴书七(6)
颖川的周昭写文章称述步骘及严畯等人说:“古今的贤士大夫,所以会失名丧身、倾家害国的原因,理由并不见得都一样,但是归纳它的大要,综合它一般的祸患,只有四点而已。
第一是论议急切,第二是争夺名势,第三是深结朋党,第四是专求快速。
论议急切就会伤害别人,争夺名势就会破坏友朋,深结朋党就会蒙蔽主上,专求快速就会失去德性,这四种毛病不除去,没有一个能保全的。
今世的君子,能够不如此的,也往往大有人在,岂仅是古人才有呢!
不过论其特殊表现,那就没有比顾豫章、诸葛使君、步丞相、严卫尉、张奋威再好的了。
《论语》有言:“老师按部就班的很会诱导学生。”
又说:“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成全别人的恶行。”
顾豫章实在是有这样的表现呀;“看起来很庄严的样子,接近的时候又觉得很温和,听他的话却是很严肃。”
诸葛使君真正领会了其中的真谛;“恭敬而安泰,威严而不凶猛。”
步丞相确实能做到如此;好学不在于追求仕禄,始终持守不苟得的心志,严卫尉和张奋威都是实践这种原则的人。
这五位先生虽然在德行和实质的表现上有差异,职责的轻重也各有不同,至于他们对于###则的取舍,不犯前述四项过失,却都是一样的做法。
以前丁谞出身于孤贫家庭,吾粲出身于牧童,顾豫章表扬他们的善行,使他们和陆逊、全琮齐名并列,所以没有被埋没的人才,风俗淳厚。
使君、丞相、卫尉三位先生,在没有做官以前彼此都很友善,一些评论的人就论述他们各人的优劣。
起初是以卫尉为第一,次为丞相,最后才是使君;后来,他们一起侍奉明主,处理政事,进退的才华有所不同,先后的排名也与当初完全相反,这是世上常人所评定的优劣而已。
至于三位先生的友好交情,始终没有改变,这岂不就是古人君子之交吗?又鲁横江(肃)以前掌管万名士兵,屯驻据守在陆口,这是当代的美业呀!
不论有才、无才,谁不愿意担任呢?而横江死了以后,卫尉被朝廷选上了,却自己认为不是将帅之才,坚决的推辞掉,终于没有就任。
后来升为九卿之列,迁任尚书令,荣显不足以让他夸耀,俸禄不足以让他度日。
至于另外二位先生,都在上将之位,富贵已极。
卫尉并不想求取,二位先生也不称扬推荐他,各自执守着自己的志向,保持他们美好的名声。
孔子说:“君子矜持而不争,合群而不结私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