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3部分(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连线这个支持广告的新网站,取名为“热连线”

(HotWired)。

路易斯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它意味着,当革命突入其他媒体时,连线的品牌有可能延伸到新领域。

没人相信,“热连线”

那1万美元一条的赞助价格可以长时间蒙混客户。

电脑屏幕的分辨率很低,广告又那么小,一旦读者滚屏,它就消失不见了。

对客户而言,这些广告只是进入一个新媒体演示会的入场券罢了。

一旦学完课程,他们需要更好的理由才会继续给予支持。

路易斯和安德鲁需要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远景。

1994年2月的《连线》上有篇文章报道了一本流行商业书《一对一的未来》(The One to One Future)的理念。

该书作者玛撒·罗杰斯(Martha Rogers)和当·佩柏(Don Pepper)认为,与大众媒体的消亡对应,大众市场也会消失。

一旦出版者多元化,读者也会被分隔成越来越小的群体,于是广告也变得异常精确。

路易斯和安德鲁想把“热连线”

建成一个会员制、密码登录的系统。

这样就能把读者的精确信息提供给广告客户,广告也可以精确投递到特定用户。

这种目标精确的网上广告,将成为非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的最终形式。

由于每个买家都可以找到每个卖家,互联网上的资本主义将既是极端现代,又有妙不可言的原始特征。

尽管《连线》具有反对既定规则的叛逆精神,但路易斯和安德鲁仍想泡制一个计划,把网络草根力量套上《连线》的商业笼头。

但那些深刻了解新媒体特性的人却是另一番想法。

他们知道,网络最吸引人的地方,恰恰是它的开放性和非商业性。

他们喜欢浏览和发掘日益增加的个人网页,里面有个人简历、家庭相册,还有各种小论文,那是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的业余研究。

他们认为,《连线》应该鼓励读者为网络创造内容,他们希望创造一种轻松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电子对话。

路易斯和安德鲁的广告计划的核心,是用户注册系统,这和“洞穴”

的想法完全不同。

一个注册系统只会在《连线》的网站周围竖起高墙,把它隔离在更广阔的网络之外。

“洞穴”

哲学的积极阐释者是霍华德·莱茵戈德(Howard Rheingold)。

他是凯文·凯利推荐给路易斯的,现在是“热连线”

的执行主编,他身着亮紫色外套,头戴浅顶呢帽,鞋子刷得跟凡高一幅著名油画的天空一个颜色。

1968年他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个小学校获得学士学位,他提交的高级论文是《思维爆炸及其方法》(Mind Blowing and Its Methods)。

这篇论文涉及大量的自我实验,在完成论文后,霍华德继续他那充满危险的参与性新闻工作,大部分时间是在扩展意识。

霍华德不是一个线性思维的人,他喜欢讽刺、双关,或者从遥远的学科挑选一些例子来解释生命中令人兴奋的转折。

“我们的投稿人就是我们的读者。”

霍华德说。

他的另一句口号是:“‘热连线’把网络当成一个世界性即兴音乐演出的工具。”

霍华德曾是《全球评论》的编辑,他在The Well社区也代表一股重要的势力,电脑网络方面的经验很丰富。

不过,如果你和路易斯一样,没耐心让一项真正的商业逐渐成长,或者和安德鲁一样,心底隐藏着消灭对手的野心,那么你总能从莱茵戈德的修辞片段中找到一些东西来曲解或挖苦他。

安德鲁很快就开始了这种游戏,没多久路易斯也这么干。

接踵而至的,自然是分工混乱和相互埋怨。

随着时间的推移,路易斯和“洞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漫兽竞技场抢救大明朝明婚暗恋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凌天至尊NBA禁区推土机武林店小二枭门邪妻事业脑咸鱼在八零龙符神农别闹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替身养猪去了[快穿]三国之天下无双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我和大圣是兄弟大话之神重生之都市邪仙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大国工程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