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12部分(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玛撒看到的是折着身体的我,当时我在办公室后面,正好奇地弯着腰,从两腿间倒过来观察这个有点歇斯底里的场景。

玛撒盯着我大笑,我俩成了朋友。

和她一样,我也拿着微薄的薪水,有着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

巴特尔回来没多久,就派我去加州山景城(Mountain View)采访一个年青人,写篇人物报道。

数字化革命有可能因为这个人展现一个更有趣也更受欢迎的未来。

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上大学时曾开发出一个因特网浏览软件,但这软件却被老板接管了。

来到西部后,安德森希望做一个新版本,与老的竞争,而且可以作为商品销售。

他最初开发的软件叫马赛克(Mosaic),不过伊利诺伊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拥有Mosaic的产权,也拥有他的源代码,所以安德森只能重头开始。

他获得了硅谷天使投资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的资助,克拉克发动一次闪电行动,把安德森在伊利诺伊的程序员同事挖了过来。

他们的新软件取名Mozilla。

所谓的“网络老一代”

(Net…old…timers)是一个边界不太明确的群体,他们以专家自居。

我很快发现,在他们眼中,安德森并不是什么英雄人物。

虚拟空间的构成当时还不太清晰。

有使用调制解调器的电脑用户,他们可以拨号连上当地的电子公告牌,在那里留言、玩游戏、下载软件。

而大学与科研实验室也能接上一个由公共资金支持的高速网络,这就是所谓的因特网,它完全没有商业色彩。

四个最大的、按分钟计费的商业在线系统,包括puServe、Prodigy、AOL和Dephi,他们使用的邮件系统不能协同工作,而且所有这些先驱都在做赔钱生意。

最新的因特网趋势是万维网,它有可能以某种谁都会用的技术,取代这些难以分清关系的多个网络。

另一方面,特德·内尔森的“Xanadu计划”

试图建造一个将文档链接起来的、大众的、普遍的网络,但这个众所周知的计划持续了20年也没有成功。

理性的人都倾向于以一种谨慎的、分散的方式来发展网络技术。

在万维网技术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眼中,网络将逐渐进化成一个协同工作的全球工具。

马克·安德森后来开发出通过“指—点”

操作的网络浏览器,谨慎开发的风格也从此消失。

万维网成本低、便于学习,人们能够在一个开放的、无人拥有、无人控制的系统里出版电子文件。

它有点像桌面出版系统,但更强大。

它也开始创造财富,因为人们可以把出版软件卖到个人电脑市场上。

从此,商业力量开始振奋精神,互联网也开始了新的旅程。

就在安德森和同事们于这年夏天发布一种新的浏览器时,他曾经的老板,伊利诺伊大学也开始给其他商业开发者发放Mosaic许可证。

程序员开始参与一场激烈争论,有人表达了各种各样的忧虑。

出现这么多新数据,互联网会堵塞吗?安德森的开发速度如此之快,这会不会把网络分隔成不同社区?比如有些文件只能用特定软件才能阅读,这会粉碎这个系统在诞生之初就有的普遍适用性的乌托邦梦想。

Mozilla允许用户使用图像标签(Image Tag)这种有争议的功能,这会不会引来垃圾洪流,把人们淹没在愚蠢的宠物照片之类信息里?

当我抵达山景城时,我看到一排枯燥的办公室,里面满是比萨盒子和MM’s巧克力的碗。

一个非常年轻又非常警觉的工程师在监控办公室,他穿的白色T恤,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三国之天下无双豪门拖油瓶,我靠画符爆红全网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大话之神极品捉妖系统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明婚暗恋九龙吞珠枭门邪妻绝世保安神农别闹传奇篮神太古神王万界时空穿越者武林店小二替身养猪去了[快穿]我和大圣是兄弟抢救大明朝重生之都市邪仙总裁大人超给力龙符特种岁月快穿之路人不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