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而印刷费还没埋单。
另一事实也一直让人沮丧:读者来信如此密集,里面掉出来的意外收入却寥寥无几。
信件之多与现金之少,凸现了外在成功和内在惶恐的强烈对比。
但反差还体现在其他方面。
祝贺如潮水般涌来,批评之声同样如此。
对一个身处边远加州的无名月刊来说,某些批评差不多和祝贺一样有价值。
《新闻周刊》欢迎这本新杂志的文章标题是:“飞船直奔天堂:一本技术类《滚石》”
。
这个概括真是一语中的,即便该文的作者约翰·施瓦茨(John Schwartz)都对该杂志妄自尊大的口吻感到恶心,他援引一位匿名行业分析师的话说,“很难看到有人可以一直呼吸自己吐出的废气,也不想想什么时候会窒息而死。”
要求采访的机构包括CNN、ABC的“早安美国”
节目,还有CBS的Connie Chung。
路易斯和简的朋友把这看作巨大成功,希望两人慷慨回馈。
接触过杂志的人,大大小小帮了点忙的,都等待着他们的致谢和回报。
但杂志的头头们已筋疲力尽,他们犯下的小错误于是转化成非理性攻击。
他们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发刊聚会,邀请名单中漏了彼得·鲁顿。
鲁顿用传真发来一份信件表示愤慨。
兰迪·斯迪克罗德几个月前曾提供帮助,在第一期杂志上市时,他的“执行出版人”
头衔被小心翼翼地拿掉了。
让他气愤的是,他的名字竟然出现在刊头里“茶与同情心”
的栏题下面,那是提供过帮助的一般好友占据的地方。
第一期杂志出版后,兰迪和创业者们有过一次紧张而不愉快的会面,他后来写信表达自己的不满。
杰拉尔·范德卢恩(Gerard Van Der Loon)是第一期的撰稿人,也曾是电子边疆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他也没拿到聚会的请柬。
范德卢恩是The Well社区里经验丰富的捣蛋分子,在那儿他的名字是Boswell。
Well和新闻界、商界以及技术圈都有很深的联系,路易斯和简后来发现,他们犯下的每一个错误(一个漏掉的请柬、一本迟到或没有送到订户手里的杂志、一个傻气的拼写错误)都被放大,传到每一位张开耳朵的听众那里。
热情坚定的支持者让他们深受鼓舞,但代价也不可避免。
每一次成功的涟漪都会引发一次次怨恨的反击波。
BOOK。
▲虹桥▲书吧▲
第30节:成功(3)
到春天时,甚至员工都怒了。
直接导火索是斯特林·柏约的钱迟迟没有到位。
这笔钱数目比较大,要全部筹齐的确困难,但公司的高级银行家比尔·杰西和鲍勃·斯梅里克,最终说服朋友和亲戚,以64万美元的资金换取《连线》杂志9。
6%的股份。
这意味着这家杂志的价值在出版一期之后,达到了400万美元。
简和路易斯在公司的股份超过50%,当然也就成了百万富翁,不过这些财富只是纸面上的,是想象出来的,仅仅存在于乐观的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