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另一方面是需求。
在高歌猛进的泡沫岁月,人们追逐着数码革命的种种故事,这些热情使得大量投机性的投资也显得合乎理性,这本身就使信贷放松。
约翰·劳(John Law)转瞬即逝的成功故事,可以让我们很好地理解金融泡沫的两个引擎——信贷宽松和讲故事的热情——是怎样一回事情。
他是一个经济学家、一个赌徒,在18世纪早期掀起了第一轮现代泡沫。
得到皇家法庭(royal court)的赞助后,劳创建了一家发行纸钞的银行,有相当数量的硬币储备作支撑。
随着信任度的提高,存款开始流动。
但他做的不止这些,他还控制了密西西比公司(Mississippi pany),该公司拥有在路易斯安那疆域内定居和贸易的独占权。
他多次向公众出售这家公司的股权。
通过法院和他的银行,约翰·劳对货币供应进行了一连串操纵,随后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价开始起飞。
最初股价是500美元,密西西比的股票后来翻番,在一次投机高峰时甚至涨到1万美元。
最终一切归于毁灭。
投资者为什么会以高出发行价许多倍的价格购买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呢?投机者相信一个完美神话:美国人非常非常有钱。
大家听信传言,认为根本无法去做第一手调查,因为那要花太多功夫。
在泡沫破灭之前,社会的每个部门都被狂热感染;在泡沫破灭之后,每个参与者都遭受痛创。
美国的农民、商人,以及资本充分且有独占权的寡头是不是具有天然优势,这个问题最后已不再重要。
一个建立在神话上的泡沫,使得事情的真相毫无意义。
这是因为,泡沫是在怀疑的滋养中变大的。
这似乎很荒谬,因为今天的怀疑者就是明天的支持者。
股价在500美元时不愿购买的那些人,在股价升到1000美元时会被人嘲笑,在股价升到1500美元时会被人唾骂,在股价升到2000美元时,他们肯定会不顾一切地购买。
因为亲友们庆祝收益的狂欢场面会让他们无法承受。
随着泡沫变大,故事也流传得越广,因为购买者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辩护,他们要说服更多的人相信这个神话。
只有当故事的真相广为人知,价格才会到达一个平台,然后垂直下落。
怀疑主义,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才彻底消失。
点燃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那股狂热,把许许多多不太可能成为明星的人物推上前台。
下面讲述的传奇并非这个热潮的全部。
更大的故事,是即时通讯和无所不在的电脑即将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和自由;人类处于一个新时代的黎明等等。
这样的宏大故事,即便找不到独一无二的说书人,至少也有一个突出的斗士,他的名字就是路易斯·罗塞托(Louis Rossetto);他的平台就是《连线》杂志。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BOOK。
第4节:目录(1)
目录
译序 一本杂志与一个时代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 从零开始
屏幕前坐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一动不动、面无表情。
在这个石头墙、六面窗的大楼里面,这人看起来有点像嬉皮士或流浪汉……有10年时间,路易斯靠一些零碎工作维持生存:为杂志写故事、做做木工……简·梅特卡福回忆说:“我从来不会不留痕迹地经过。”
……即将35岁的路易斯:世界巡游的生活方式似乎将持续一辈子,年轻气盛的流浪会变成习惯性的无家可归。
第二章 信念如同福祉
他一生都在追求一种自由、民主、受大众欢迎的媒体……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弱势力量也可以创造自己的杂志……《电词》……这是电子出版风格的一次预演,它同时也是对旧时代的一次回眸……他的杂志试图回答“与令人炫目的好消息相伴而来的是什么样的挑战”
;他眼中的读者,“正参与信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