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关国伟没给这两人再多说的机会,借口有事去了沈家。
这两人没有办法,也只得离开。
关妙仪蹲在葡萄架旁,假装在给葡萄叶抓虫子,其实是在听她爸和那两人的对话。
要她说,现在将鱼塘承包个二十年、三十年也挺好的,这陈村长和村支书这么着急,恐怕也不会考虑到通货膨胀溢价的问题。
以现在的价格签下来,过个五年十年的,他们肯定会后悔自己今日的决定,有多贪财就有多肉疼,这也是对参与到这件事的人的一种惩罚。
同时这笔钱也能让陈村一些人家能去做一些事,让家里富起来。
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有时候也是生活现状所迫,当然,无论是什么缘故,错的就是错的,但这种错,因为没有对自己家造成实质性伤害,关妙仪可以理解和原谅。
晚上的时候关妙仪便和她爸说起这个事,针对他爸不满于陈村人太贪财不厚道这事,她提到了通货膨胀这个词。
“闺女,你从哪里看到的这个词?”
关国伟觉得自己闺女真是太好学了,比自己儿子还懂得多。
关妙仪早就有准备:“从报纸上看到的呀,遇霖哥哥家有报纸。”
关妙仪还给她爸讲了报纸上说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关国伟听得入迷。
他觉得自己也要充实自己了,不然以后孩子懂的他都不一定懂,一无所知的,这家里的生意又怎么做大,又怎么给孩子好的生活条件。
回到承包鱼塘这个问题上,关国伟虽讨厌被骗,但还是不太想占村民的便宜的。
关妙仪:“爸爸,咱可以先按现在的价格签合同,然后到时候根据陈村人的情况再给予一些补偿。
还有你不是担心陈村的人来闹嘛,以这个价格签合同的一个好处是,过几年如果陈村的人来闹,咱们放弃鱼塘也不会亏损。”
听闺女这么一说,关国伟也觉得可以再签个十年。
他虽不喜欢被人骗,但讨厌陈村的人也说不上。
说起来在镇上住了这么久,他对陈村也有所耳闻,陈村是这一带里最穷的一个村,有时候人穷到一定程度,连生存都谈不上,就也谈不上什么风骨了。
第73章有家饭店
这几天关国伟也不急着去找陈村村长签合同,他得先忙家里鱼塘的事。
家里的鱼捕捞售卖之后,市场上又是一阵热闹。
但镇上的购买力有限,这么多鱼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根本没法卖完。
这鱼售卖不及时在鱼塘再养养也没事,但早些卖完,早些下苗,也好在年末再卖一批,多赚点钱。
自从和吕记合作之后,关国伟只给吕记供货,曹记那边曹文几次来谈,都被关国伟拒绝了。
关国伟拒绝曹文并不只是因为之前他对自家趾高气扬态度差,如果只是因为这个,几次道歉下来,关国伟早原谅对方。
关国伟拒绝曹文还是因为关妙仪说的那些话,关妙仪跟她爸说,自己班上有去曹记餐馆吃过饭的同学,同学说曹记餐馆的卫生不合格,而且出现短斤少两的现象,客人点了菜,常常也被偷工减料。
关国伟自己就是做生意,对于这种不诚信的生意人,他是看不上的。
而关妙仪所谓的从同学那听说,听同学说是假,但事情都是真的,是她让青蛇深入到曹记后厨查探到的。
曹文被一直拒绝,终于有一天恼羞成怒,扬言让关国伟在镇上混不下去。
但不知怎的,后来也没了声息。
吕记这边,吕伟只是主管,店老板是他表哥,在隔壁镇还有一家店,他表哥一家人长期在隔壁镇上打理餐馆。
那边餐馆也从关家拿了蔬菜和鱼,即便如此,关家鱼塘里的鱼还是没下去多少。
关国伟便打算去县里谈单,在去之前,陈念帮他问过和自己合作的那家饭店的经理高广,因为陈念再三保证关家的鱼品质很高,高广便说那就让关国伟过来谈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