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我笑了笑,说:“哪有那么严重?现在你哪里痛?咱们先治治。”
她说这几天右肘痛得厉害,书包都拿不动。
我按住她的“手三里”
,再让她伸臂,她说按住这个“穴”
胳膊就不怎么痛了。
我告诉她,她的大肠经有瘀血阻滞,刮一下痧,马上就好。
于是让她捋起衣袖,我顺着她大肠经的“臂”
往下一直刮到手三里,刮了5分钟,出痧较多,且在“臂”
穴刮出一个大青包。
再让她伸臂,已自如无碍。
她说这两天早晨食指一直在痛,我说食指也归大肠经管,所以这下就全好了。
然后我再看她的膝盖痛点,正好压在脾经上,我就指出脾经从“血海”
到“商丘”
的循行路线,让在旁边早就跃跃欲试的她先生帮她按摩。
有了先生的关爱,疗效绝对不同。
果不其然,她先生只为她按摩了3分钟,她就可以随意蹲起而不痛了。
我对她说,回家一定要吃山药薏米粥,把脾胃好好养养,估计一个月就可长出正常舌苔来;另外,每天还要跪着在床上走一走,这样可预防膝盖痛,且一定不要按摩疼痛的关节,否则易增生变形。
她临走时把那药方一撕,说:“我也不吃这药了!”
我觉得可乐,说:“不吃就不吃,有老公亲自按摩,比啥药都灵。”
采用健侧、患侧同时治疗,无外乎“平衡”
二字。
不平衡又如何呢?打个比喻,狼妈妈下了一窝小狼,由于出生先后和发育的原因,有的个大强壮,有的则十分弱小,在喂奶的时候,总是强的比弱的先抢到奶水。
这就造成了强的总能得到营养,而弱的越来越差。
健康一侧就好比强壮的幼崽,在机体里总能抢夺到绝大部分气血,而弱小的患侧就永远抢不到气血,永远没有滋养,无法恢复。
而这个治则解决的就是两者之间的不平衡,让它们重新站在同一个起点上,从而使身体的气血得以重新均衡分配,当患侧解决了气血滋养的问题,康复也就指日可待了。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通常没有死亡的危险,却使很多人只能瘫痪在床,与轮椅为伴,生活无法自理。
西医对于偏瘫后遗症基本上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除借助中医的针灸、按摩以及一些理疗手段外,让患者尽早地进行康复训练成了西医的必修课。
我在国外的一家康复医院目睹了这种康复训练,病人非常痛苦,是医生和患者之间强行的对抗性治疗:用特定的器械将患侧屈曲萎缩的肢体固定,然后强行拉直,以患者耐受度为限,真是像上刑一样,患者在心理和身体上都非常抵触,疗效可想而知。
几个月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患者还饱受身体和心灵的摧残。
在中医方面,古代医家对中风后遗症的论述很少,且在认知上多有误区,认为是外感风邪所致,以散风通络为治疗大法。
此法治疗面瘫或有疗效,要治疗卧床不起的偏瘫则百无一效。
直到清代出了医学大家王清任,主张“中风无风”
,是身体气血亏少所致,发明治偏瘫名方“补阳还五汤”
,才使得治疗中风偏瘫有了正确的理论依据。
现代医家治疗此病时也大多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出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