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疏通。
如果你能从“在志为忧悲”
想起林黛玉,从“在体合皮毛”
想到青春痘,那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学习总要从文字之外读文章才行。
学习中医经络,第一条要讲的总是手太阴肺经。
人的气血在夜里3点到5点(也就是寅时)开始冲击肺经,所以此时若出现症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肺是不是有问题。
曾治过一个妇女,每到冬季总是在凌晨4点钟左右躁热出汗,白天则畏寒怕冷。
诊断她为风寒束表,心火内盛,典型的“冰包火”
。
但其发病的根源是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风寒,必借寅时肺经气盛才能发汗解表。
所以我用补中益气汤补肺而助其宣发之力,顺势而为,一剂而愈。
《内经》上说肺为“相傅之官”
,就是宰相大人,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与尊贵。
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很少有人对肺经格外地重视,治疗范围通常局限在感冒、咳喘上面。
如果初学者都是这么学习的话,恐怕终是管中窥豹,难见真貌了。
其实肺经的功效何其巨大,上可疏解肝经之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
岂是一个咳喘可以涵盖?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由肺经直接引起,多是其他脏波及。
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
,祛肝火就好;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
,补肾气辄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
,健脾祛湿最佳。
还有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之风寒好了。
通常咳喘的病总会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
之说,其实多是因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
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
实乃真知灼见。
“诸气者,皆属于肺。”
《内经》的话句句都是金玉良言,须仔细体悟才行。
所以,气虚的培补、气逆的顺调、浊气的排放、清气的灌溉,都可以通过调节肺的功能来实现。
这是多好的治病思路,怎么可以轻意地一带而过呢?很多人只喜欢从别人那里求得个偏方秘招,并视如珍宝,可《内经》中遍地黄金却无人捡拾。
说到这里,好学者会问,那该怎么调呢?我们最关心这个。
其实,《内经》中也都说得非常具体了:“肺主宣发肃降,肺是水上之源,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在志为忧悲,在液为涕,在体合皮毛,在窍为鼻。”
在这里,不但给我们讲述了肺的功效,还告诉了我们具体的治疗办法。
有人说:“在哪儿,我怎么没看到呢?”
那就给你举个例子,前面说“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