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几位小爷虽不用随父亲同去,然心中戚戚然绝不比大老爷少一分一毫:他们哪里不知道二房前脚将父亲赶走,后脚就是要夺权的。
其实若按照四相的意愿,最好是两位孔老爷一块儿发配了。
可孔家在朝中依附者众多,总不会轻易如了他们的心愿,必要留下一个孔家人稳定人心才不至于群龙无首被四相势力吞噬殆尽。
所谓量权相害取其轻,相比孔太傅一手培养起来的孔尚书,显然孔二老爷更好对付。
相爷们索性好人做到底,联名上书夺情驳了二老爷丁忧的折子,仍让他继续当着国子监祭酒,算是卖他一个好,亦是安抚孔家那些拥趸和门生。
孔二老爷虽有孔太傅旧部的支持,但他既无超然的官职权位,又无孔太傅那般强势的号召力,并不够与四相抗衡。
便在此时,陛下开始以皇贵妃即将临产为由频繁召见他入宫叙话,不吝展示自己的亲近与拉拢。
这可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孔二老爷没法儿与四相和光同尘,便是他自己愿意,那些跟着孔太傅与四相斗了许多年的中流砥柱也不可能答应。
他们既没有造反的念想,也没有非要和孔太傅一样独揽大权,陛下身为皇权正统不正是他们投奔的最好人选么?
这般两厢情愿的结果便是众望所归。
陛下与孔祭酒合作愉快,及约莫一个月后皇贵妃在坤和宫艰难的生下一对儿龙凤胎,皇帝陛下立即昭告天下,下旨将皇贵妃立为皇后。
这本是与孔太傅有约在前,且龙凤胎本是祥瑞之兆,皇贵妃出身高贵生育有功,坐这后位也足够够格。
虽四相对此不情不愿,找了无数理由试图拖延。
然在孔家一系的坚持下,皇帝陛下终是力排众议,将这道旨意颁布下去。
一直到中书门下核验通过,圣旨上盖上鲜红的玉玺送到后宫宣读,赵熠才有一丝真实感,随即而来的是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
他自十岁坐上这皇位宝座,十余年里都不过是个泥胎木偶,朝堂上永远是孔太傅一言堂,偶尔四相联起手来反抗,却始终都与他无关。
可今日,今日这朝堂有一半儿的人臣服与他,将另一半不肯顺服的人狠狠压下。
他听着朝堂上的争执热闹的宛如菜市口,非但不觉得喧哗吵闹,反而是说不出的心潮澎湃。
是的,这才是他想要的,是他应该有的,掌握决定生杀予夺的权利。
这才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的开端,是他应有的待遇。
他由衷的“感谢”
孔太傅——感谢孔太傅的死,感谢他死的正是时候。
作为谢礼,他不介意给孔顺姝和那一双孩子足够的尊荣,甚至不介意加恩于孔祭酒。
而他更知道能有这个结果,他宫中那位女诸葛解语花同样功不可没。
虽慧妃不过是歪打正着的随意几句话提醒了他,可他看重的不正是这份总能带给他惊喜和意外收获的好运么?
他是相信命运的。
因慧妃对他澄澈透明全无隐瞒,他更确定慧妃与沈贵妃完全不同,并不是靠着家中培养起来的对朝政的敏感而提醒,她就是民间俗语中那个“旺夫”
的女人。
是以就算皇后生下龙凤胎,陛下每日应卯般去看一看,转头又进了长禧宫。
好在皇后对此并不在意——且不说陛下这态度早有慧妃反复预言了许多遍,便是陛下愿意常来,她还嫌陛下妨碍她照看孩子,毕竟她如今在月子里不能洗澡,总不好蓬头垢面的面圣,不得已每回陛下来了,她这亲娘倒要避开去。
这一双帝后难得和谐,这也是陛下一点儿不为难的下了封后旨意的原因之一。
孔顺姝虽然不甚聪明又耳根子软,但好就好在她这不甚聪明且耳根子软。
只需她身边的亲信都慢慢换成了陛下的人,她就再也不会违逆陛下的意愿。
“皇后这么知情识趣,你说朕是不是该封孔祭酒为承恩公了?”
皇帝陛下随意半靠在慧妃娘娘身后的躺椅上,看白桃姑娘一下一下给慧妃通发。
“你也忒爱干净了,大白天的也要洗头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