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不得不让人佩服。
「昆州水泥厂,到荆华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一共有过几次技改?」
「大的技改有4次,第一次,是80年代,85年左右。
淘汰了一批建国前的老设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次是1990到1991年,还是增加产量。
第三次,是97到98年,是改进生产模式。
第四次是我退休后,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
「冯大姐,刚才你说,技术革新了,工人素质提高了,工厂的重点变成了生产和技改,工会逐渐被边缘化,是吗?」
「是。
」
「那是不是说,早先年,工会还是发挥很多作用的,在厂里的技改时间,也有些作用吧。
」
又是停顿,若有所思。
这几个问题,都打断了冯兰仙一开始的侃侃而谈,叙述变得凝重。
「早先年,自动化程度低,机械少,技术改造项目都是靠人力完成的,那时候的技改,就是全厂动员,一连干上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完成的。
分班倒,不分白天黑夜地干。
各个车间,都成立青年突击队,党员突击队。
争着上。
」
「工人在前面忙,工会负责组织青年服务队,到食堂帮厨,给技改工人送饭,送茶,送汽水,送西瓜。
还负责组织人员接送在生产一线技改的工人的孩子。
稳定大后方,对技改顺利实施,可是发挥了大作用的。
」
那也是田文明最辉煌的时刻吧。
「1997年,改制后的荆华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全力进行又一次技术改革,生产线全部改成立窑式生产,还要发展水泥砖生产线,建设搅拌站,增购水泥罐装车。
这既是要跟上水泥生产行业的发展,也是拓展公司业务。
」
「这些技改项目,都是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的,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花时间去培训人员,熟悉机器设备。
原来那套靠时间和汗水换来的成绩,还是需要,但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
文化水平,技术水平,成了更重要的因素。
」
「这次,工会没帮上忙了吗?」
卢一品敏锐点捕捉到了异样。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