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
虽然有了好的铺垫,卢一品也还是在努力思索着自己的用词,寻找迂回的方式。
面前的冯兰仙,久居高位,对昆州水泥厂到荆华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都都很熟悉。
想要不动声色地从她嘴里打听到田文明的信息,需要费些心思。
这方面,是指望不上聂云斌的,他只是来陪同。
「其实在外面我们也有房子,14年前后就买了的。
现在是儿子和儿媳妇住着。
儿子大学毕业以后昆州市在农业局工作,儿媳妇在银监局。
我公公是老昆州水泥厂的第一任厂长,我们家老头子出生,长大,工作,一辈子都在昆州水泥厂,没离开过。
他不愿意离开。
我也就陪着他住在厂里。
厂里的人人都熟,住着也很舒服。
」
这个回答很好,卢一品找到切入点了。
「冯大姐,昆州水泥厂,也就是荆华公司的住宿区那些单元楼,不是一次建成的吧。
」
「不是,职工住宿单元楼的建设,是不同年份建成的,一共分了三期。
第一期是1996年初开开工,当年年底,也就是企业改制后完成。
是当年的『改革』献礼。
第二期是1997年开工,1998年年初建成,当年改制后的荆华公司上第四条生产线。
第三期,是2003年建成。
2003年,荆华公司首次利税过亿。
」
「每一期住宿楼,都有特定的意义。
不简单呢。
当时我在公司负责各种合同的审核,这几个项目,都是在我的监督下完成的,所以要熟悉一些。
」
如数家珍。
「三期房子有什么区别吗?」
「第一期是最早的,没经验,做得比较潦草。
当时的设计和建造水平也不高,见得少,观念也落后。
还是按照老样式设计建造的,面积小,建筑面积才80平米,一家三口住进去,就很紧张。
设计不合理,主要是层高不够高,房间太小,厨房和卫生间挨得太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