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制作凶器,比杀人更有成就感,更让他感到自豪,无比自豪。
「我父亲田知贇,是南下干部,解放前的大学生。
是最早的昆州水泥厂技术总工程师,后来又做了技术副厂长。
我父亲焊工,车工,机修,汽修,样样精通,帮助昆州水泥厂培养了最早的技术骨干。
是打下昆州水泥厂基础的人。
我父亲在昆州水泥厂带过几个徒弟,都是早先的工农子弟。
」
「这些工农子弟,文化水平不高,但都很刻苦,有韧劲。
个个学有所成,只是有的擅长车工,有的擅长机修。
没有一个是全才。
可我父亲呢,就是个全才。
厂里的技术活,样样精通。
不精通也不行啊,那时候,懂技术的人少,有文化的人也少。
逼着学出来的。
」
田文明说话的内容突然变了,从金属合金,变成了厂里的工人。
「这些徒弟出师后,又分别有了自己的徒弟,这也是我父亲的要求,他就是要让厂里有更多懂技术的人。
我父亲的这些徒孙,就了不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赶上改革开放,企业重视技术人才,更有他们发挥的空间。
其中有一个做得最好的,也成了昆州水泥厂的技术骨干,而且就像我父亲当年一样,是个全才。
号称是80年代昆州水泥厂最好的车工,钳工,焊工,机修工。
这个人叫宋建军。
」
宋建军,这是田文明除了他父亲田知贇以外,提到的第二个名字。
他连自己的母亲都没有提,却提到了这个宋建军。
这不会是没有原因的。
不等刘余川和黄堃示意示意,聂云斌已经在悄悄安排人。
安排人去了解这个宋建军的情况。
「那块白铜,就是宋建军送给我的。
原来是一台粉碎机上的重要部件,粉碎机,是水泥厂必备的设备。
那台粉碎机,是建国后前苏联援建的设备,性能很好,一直使用到改革开放后。
当时坏了以后没人会修,花了好大的力气,从成都请人来修的。
坏的,其实就是这个白铜部件,和周边的另外几个附属配件。
」
「这个宋建军,有股气。
看别人修好了,自己也要下功夫钻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