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比这些更可怕的是凶手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
连环凶杀案,警方排查力度很大,是拉网式排查,而且是过了很多遍。
这个凶手面对全市大规模,多轮次的摸排,不仅能够做到不漏破绽,不暴露自己。
还能在警方的重重压力下,一次,又一次地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对象『顶风作案』。
没有良好心理素质,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
」
「这些特徵,在刑满释放人员身上,有集中体现。
」
那种老旧的唱机上粗糙的颗粒感,又从黄堃的嗓子里发出来。
话题换了,又换到了20年前的「白银杀手」。
这是黄堃心里的那根长针。
刘余川当然知道,师父黄堃这个时候来找自己,肯定是另有目的的。
只是他一时看不出来这个目的是什么。
「全市的刑满释放人员,本地释放的,外地释放回来的,辖区派出所,街道都有备案,也有相应的跟踪回访。
查这些人不难,查下来,也没有发现真正的疑点。
又有人提出来,会不会是其他地方的人流窜到昆州来作案,包括其他城市的刑满释放人员。
」
刘余川知道这个判断也是错的,和1998年6月,把昆州水泥厂的职工作为第一怀疑对象一样,和卢一品认为左玉芬死于情杀一样,都是错误的。
因为是错误的,才破不了案。
没有哪个流窜犯,会在同一城市作案10次,坚持几年时间。
流窜,就是要不断移动的。
凶手不是昆州本地的刑满释放人员,也不是外地流窜到昆州的刑满释放人员。
他就是昆州本地人,在昆州生活,居住。
在昆州看着警察查找各种线索,看着警察破不了案。
这些都是刘余川早就知道的,也早就明白的。
那师父黄堃和自己说这个事情,是什么意思。
「小川,当年的那个『白银杀手』,一定是个工于心计,长于谋划,心思缜密,耐得住性子的人。
他躲在暗处,让别人看不见他。
或者别人看到的,不是真的那个他。
他等待合适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对象,出手。
出手时一击即中,一击即退,迅速消失不见,退回到黑暗里去。
」
又是黄堃打破了沉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