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王氏狠狠瞪了他一眼,“休想!
我一文铜钱也不会给你的!”
任淑贞悄悄拉了王氏一把。
王氏不悦,小声斥责她,“你这傻丫头,分不清谁亲谁疏了?我和你阿父吵架,你应该向着谁?”
任淑贞吐舌笑,“我当然是向着您啊。
阿母,我不是不向着您,我是想说,咱们若想住到青云巷,全靠阿父和三叔父交涉呢,您现在别和阿父吵,先哄着他。
您想啊,咱们和三叔母又不熟,八娘又和咱们不亲近……”
王氏撇嘴,“我和她不熟又如何?我是阿嫂,她还敢不敬着我?”
口中这么说着,语气到底缓和下来了,和任荣生商量,“咱们吃点苦没什么,二郎和六娘却是娇滴滴没出过门的孩子,在刺史府又享受惯了,若住到年久失修的老宅,如何吃得消?你还是和三弟好好说说,咱们哪怕先借住一阵子呢,等杏花巷修整好了,再慢慢搬。”
任荣生被她说的也有些动心,道:“好,见了三弟,我跟他商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晚上八点继续。
☆、第72章072
拿范瑗嫁妆买的宅子,住进去他当然不好意思,可是暂时借住数日而已,那却没有妨碍。
任荣生觉得他和任平生兄弟之间虽然多年不曾亲近,这点小事还是不成问题的。
王氏打的却是另一番主意,“什么借住,我只要住进去就赖着不走了,看任平生和范氏好意思撵我么?都是任家人,嫡亲兄弟,他们能拉得下这个脸?”
她把这个主意和任淑贞说了,任淑贞高兴的冲她竖起大拇指,“阿母聪明!”
王氏笑的得意。
想到任荣生就要担任京官,她们母女又要跟着范瑗这讲究之人住到青云巷,今后可以见识京华的繁华热闹,更可以和京城各世家大族频繁来往,王氏和任淑贞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
多么光明的未来啊。
王氏想起一件要紧事,又叫过任召,“桓十三郎到刺史府送信是你接待的,这个人是桓大将军爱子,咱们若在宣州还算了,既到了京城,自然要和他结交。
二郎,到青云巷安置下来之后你便到桓家拜访,请桓十三郎到青云巷赴宴,咱们得好好招待招待他。
把他招待好了,以后让他在京城带着你,你多认识几个名门子弟。”
任召犹豫,“咱们借住在叔父叔母家里,再设宴待客,好像不大好吧?”
王氏不禁笑了,“青云巷若能接待桓十三郎那样的客人,你叔父叔母可是面上有光,求都求不来呢。
二郎,这不是你给他们找麻烦,而是你给他们添荣耀,懂么?”
任召还是顾虑重重,“桓十三郎只是送封信到刺史府罢了,还是陵江王亲自托付,他才郑而重之,亲自到府交付。
说起来我也只是和他见过那一面,没什么交情。
桓家门第本就高,桓大将军如今又权倾朝野,我就是想结交桓十三郎,只怕也不是易事。”
王氏恨铁不成钢,“不是易事,那也要想方设法去做,对不对?你只管到桓家拜访,将桓十三郎请到青云巷,其余的你便不用管了。
你三叔母这做主妇的自会设下精美宴席,好生招待桓十三郎的。
等你结交到了他,让他在桓大将军面前替你美言几句,你还怕没有前程么?”
任召怦然心动,“真能这样,便太好了。”
如果真能结交桓十三郎,谋份美差,今后他便可以长居京城了。
京城是南朝最为靡丽繁华的地方,能留在京城,谁还想回宣州。
王氏和任召、任淑贞想的都挺美。
任荣生还有一个儿子任吉,比任召只小一岁,个子却矮了一大截,人也十分瘦弱,不爱说话,天天躲在船舱中也不出来。
任荣生的妾侍孙氏是四娘任淑英的生母,因王氏不喜孙氏,且船上地方狭小,所以任淑英也经常陪孙氏在船舱里呆着,很少出来透气。
虽然很少出来,但是任淑英这个人很有心计,一上船便买通了两个婢女做为耳目,王氏很兴奋,和任召、任淑贞说话时嗓门挺高的,所以这些事情先后都传到了任淑英耳朵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