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好在她从杂志社辞职,工资卡里还有些积蓄,她尚有底气在美食网站找有特色、网评很好、人均消费又不高的馆子饱餐一顿。
北京实在太大了,除了刚来时与晓晓见过两面,后来基本也是各忙各的,偶尔在微信上聊两句。
李清一的新工作,本质上是文化公司的文案,规模也不大,有一个资深的文案带她,说是资深文案,其实年龄比她还小,人也又瘦又弱,说起话来却中气十足,怎么说?小小的身体里有巨大的能量,这感觉像孙燕姿或者张韶涵。
“师傅”
叫真名叫张墨白,这家文化公司与杂志社诞生于两个星球,一切以工作成果考量,没有等级观念,所以李清一被叫“清一”
,张墨白被叫“墨白”
。
自从李清一来了以后,老板就常常调侃他们两个,墨白拿个白瓷杯子,尺寸巨大,大到什么程度?她喝水时,别人会担心她的头掉进杯里窒息。
李清一喝水用便携的PVC水杯,形状和普通的矿泉水瓶差不多。
俩人经常凑在一起写文案,一矮胖、一高瘦的两个杯子就摆在旁边。
老板——她反感被叫“老板”
,所以大家都叫她“老师”
。
老师就插空说:“我说你俩也太配了吧?连杯子都这么配。”
老师语速很快,与你谈话时,经常以“说说说”
开场,语气疾,态度也谈不上多好。
李清一刚来十分不适应,相处一段面时间也就习惯了。
老师是典型的多血质,每天有无数的事要做,她没有闲下来喝口水看看窗外风景的时间。
墨白毕业就跟着老师干,彼此了解脾气、秉性,她告诉李清一,别被老师的节奏带跑,她的眼光毒、要求高,你草草糊弄交上去的东西,她必然给你退回来。
一次两次尚可容忍,多了你就失去了价值。
李清一听说过,在她之前,公司招了好几个文案,有名校毕业的,也有知名公司干过的,都因各种原因没干长久。
当初这家公司想挖晓晓的大学同学,也是墨白推荐的,二人不知是何机缘认识。
因为有了曲里拐弯的关系,张墨白对李清一也多了几分亲近,但是感情上的亲近,代替不了工作上的硬指标。
文字工作千人千面,同一句话,颠三倒四总有七八种说法,所以李清一起初交上去的几个活,总是得到老师这样的评价:
“没有打动我。”
“还是没有打动我。”
“第三稿了,一下午了,你就写出这么个东西?老李你不是这个水平,你回去再改改。”
第86章
李清一是什么人呢?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
在杂志社,她觉得自己足够乖巧。
工作也好,业余也罢,她不怎么跟自己较劲,也不怎么跟别人较劲,得过且过,万事可议。
但面对新工作,她觉得自己不一样了。
张墨白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很深厚,李清一发自内心这样觉得,这种认同没有偏爱,没有投桃报李的成分,墨白有几个项目的文案,她在面试时,老师就拿给她读了,让她评价是什么水平,她很客观地说,沉深凝重,有质感,有力量,语感很棒,视角宏阔,像出自男人之手。
老师听到这样的评价,自然也是满意的。
又问李清一写不写得出这样的文字来。
李清一沉吟片刻,说风格不一样,我如果学她,可能连一半都学不到,但我有自己的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老师问你是什么风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