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啊?”
“……你几点睡觉啊?”
“这就睡了。”
本来都要睡了,被你个扯闲篇儿的吵醒了。
“我呆会路过你家,要不我上去看看你?”
“不——不——不用看。”
“不想看见我了?为什么?就因为那事儿?我有那么讨厌?”
李清一心中一滞,接不上话了。
只听电话里杨劲又说:“我反正睡不着,我看你一眼就走,顺便给你揉揉腰。”
※※※※※※※
改制之后,杂志已经出了几期。
身为分管杂志社的副局长,杨劲只在就职初期拧紧发条,确切地说,是“看似拧紧了发条”
。
他并不是事必躬亲的类型,除了宏观性、方向性的指导,他并没有插手杂志的工作。
早有传言,说杨劲是被上级重点培养的干部,他来教育局,只是干部任免的一道程序,任职两三年,肯定要升迁调走。
眼下的职位只是为了丰富他的个人履历。
对杂志的经营真正上起心来的,反倒是杂志的原班人马。
从社长到总编,再到编辑部,无不对出版质量慎之又慎。
杂志之前就有读者评刊,最近社长过问了,把近几期的评刊汇总起来,又开了个评刊会,做了个报告。
原来的评刊,就是在杂志末页印一个评刊表,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最喜欢的文章,最不喜欢的文章……再印几个空行,读者可以写意见。
响应的人并不多。
后来建了读者群,群里也发了评刊表,再加上评刊会收集的数据,凑成的报告也勉强算有说服力。
这份报告,现在就拿在杨劲的手上。
杨劲办公室里,社长和总编并排坐在沙发上,等着他指示。
杨劲略过叙述性的话,看到文中的表格,收获“好评”
较多的文章和作者都列在表上。
李清一的名字赫然在列,不上不下的位置。
杨劲印象中,她上榜的文章也不是什么大部头,好像是简短的教学感悟、师生故事之类。
评价尽是溢美之辞:
“鲜活”
“生动”
“像发生在我们班一样。”
……
有一个评语是:“我原以为你们杂志这种故事都是编的。”
杨劲看完说:“这样,这个评刊报告很有意义,但它的意义,不在于论功行赏,就这几期杂志,作为评判编辑水平的标准也不全面,另外,样本也不够,评刊人数还是有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