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62章 交趾三郡那些事(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这时,李松又想到一个问题:“大人,买地的收益如何?”

说实话,李松对种地的“投资收益”

不是太清楚,他虽然种过3亩地,但种出的玉米、土豆、红薯都没有销售过,所以无从得知种地赚不赚钱。

但是他知道张华家里有很多地,应该清楚。

张华说:“这次买的都是很好的田地,租出去的话,估计7、8年就可以回本。”

李松听得一惊:7、8年回本,折算成收益率,就是一年至少12%的回报了。

就算将来买的田地未必有这么好,估计8%的回报还是有的,真是秒杀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啊。

在李松印象中,现世界里农业的收益稳定,但并没有这么高的回报啊。

他左思右想,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古代的地主剥削农民太狠了点,所以回报才如此之高。

现在他明白了:古代社会,最好的投资品种的确就是土地了,多少豪门大户都是靠大量出租土地,维持着奢华的生活,难怪他们要不断进行土地兼并。

这么看来,本来是为了减轻土地兼并的后果而建议朝廷买地,却无意中进入到了一个高回报的行业。

这样看来,以后盐税不断,同时地租收入也将逐渐增长,大晋的财政收入将会非常不错,可以考虑很多重大的项目了。

这时,张华问了个一直有点困惑的问题:“安宁侯,现在土地容易买到,盐税也充足,为什么每个郡县要限制只买两成,不多买一些呢?”

虽然最初李松也给朝臣们讲过其中的道理,但张华还是没理解透,总觉得有钱就应该多买地,不应该自我限制。

对于张华的想法,李松觉得需要举个例子才能说服他。

这个例子就是西汉末年的王莽。

王莽把全国土地改称“王田”

,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不准买卖土地。

人均分配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必须交出土地,分给无地的贫民。

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提高粮食产量;遇到灾年,还是闹饥荒,结果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

李松说:“大人你看,朝廷的地也不是越多越好啊。

王莽把所有的地都收归朝廷,可还是没解决饥荒问题,所以这地啊,适当比例就好。

要解决吃饭问题,还得靠高产农作物。”

王莽的例子很有说服力,张华不住点头。

其实李松最想说的是:解决吃饭问题,得靠科技,后世的杂交稻就是其中一例,不过这会可没法向张华说清楚。

说起这个王莽,还真是个奇人。

他在位期间,曾接见并资助过一个飞行器发明人;亲自解剖过人体;最令人惊奇的是发明了青铜卡尺,同现代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而游标卡尺是1631年才由法国数学家皮尔发明的。

王莽还废除了奴隶制度;将盐、铁、酒、矿产等行业全部收归国有;此外还征收个人所得税和商业税;制定了农商贷款制度;在长安城中建起了很多廉租房、住宅区等等。

这些举措跟现代社会颇为相似,而王莽对科技的重视也远超那个时代。

所以,很多人笑称王莽一定是个穿越者,这可不是网络小说,而是实打实的历史人物。

但是,王莽跨越度太大的改革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不仅得罪了大批王公贵族,也让封建制度下的平民百姓很不适应,最终失败也就不奇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西游记:四川话版传奇篮神我和大圣是兄弟漫兽竞技场快穿之路人不炮灰武林店小二极品捉妖系统凌天至尊万界基因大国工程七十年代小娇媳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太古神王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绝色占卜师:爷,你挺住!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事业脑咸鱼在八零我的未婚妻是主播氪金养美人,我躺着赢麻了三国之天下无双魏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