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饶兵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急需一个强大的、有底蕴的工业伙伴,尽快让新奥迪落地开花结果!”
“时间不等人!”
“一汽,最能满足他的战略诉求,也最能确保这个项目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转化为中国的生产力!”
他的结论斩钉截铁:“综合以上,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技术落地效率层面,还是合作方的战略意图层面,我认为一汽都是奥迪项目最优、最合理的选择!”
饶兵的话分量太重了!
作为行业泰斗和中汽掌门,他对行业生态的判断和对高层决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会议室里一时陷入沉默,尚海代表的脸上写满了失望和不甘,却又一时难以找到强有力的反驳点。
赵克东没有立刻表态。
他作为主管商业、联系广泛的部长,显然有更多全局性考量。
他看向众人,特别是注意到饶兵发言时,李钢旁边座位上一位戴着眼镜、面容严肃的老专家眉头紧锁。
“饶董的意见很重要,分析也很透彻。”
赵克东缓缓开口,“不过,广东方面的积极性很高啊。
任书记亲自带队前往港岛沟通,表达了极大诚意,承诺的政策条件也非常优厚。”
“他们的港口、开放地缘优势,以及引入新产业拉动经济的巨大决心,也是宝贵的资源。”
“我们在考虑效率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倾听地方发展经济、积极寻求产业升级的声音?”
“项目的落地,是否也能兼顾区域发展的平衡?”
赵克东的话,委婉地为广东争取着空间,暗示地方诉求也不容忽视。
就在此时,饶兵的老战友,共和国的汽车工程泰斗,被誉为“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奠基人之一”
的孟晓龙同志,忍不住发声了。
他一直沉默倾听,此刻表情凝重,带着深深的忧虑:
“各位领导,我谈一点不同的想法。”
他的声音不大,却因他的身份而格外引人注目。
“饶董事长从尽快投产、效率优先的角度看好一汽,有一定道理。
但我必须提醒大家,警惕‘买卖的方式’!”
他环视全场,目光锐利:“引进合资,如果仅仅是ckd组装,靠进口散件在国内进行小规模的生产销售,那这算什么?”
“这不就是变相进口汽车吗?”
“这叫买卖,是短视的商业行为!
不是真正搞汽车工业的方式!”
孟晓龙的情绪有些激动:“我们要用市场换技术,但核心是要换来真正消化吸收、能自主发展的技术!”
“如果只是装车卖钱,对提升我们自己造车的能力有多大帮助?”
“不过是肥了外国人的腰包!
尤其在这种高投入的项目上,我们更要算大账、算长远账!”
仿佛是响应孟晓龙的忧虑,工业部的一位经济分析专家也面色凝重地开口了:“孟老的担心很有现实依据。
我们组织进行了初步的财务测算评估。
结果……不容乐观。”
他翻开桌上的文件:“按奥迪目前提供的报价和合作意向方案,结合现有国内配件体系的情况……”
“计算结果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是德国人稳赚不赔。”
“而我们……极大可能是要赔钱的!”
“而且赔的幅度会不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