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但没打算太快,他叮嘱李鸿章,兵没有练好就不要出击,官军有太多急于立功造成惨败的教训了。
三合镇之败,就是因为李续宾带兵连续苦战,已经师老兵疲,却被咸丰逼着连续作战导致的惨败。
李鸿章也谨遵恩师的教导,他是真正的聪明人,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所以到上海后三个月,一动不动,就是练兵。
他是上海士绅请过来的,当时曾国藩刚刚打下安庆,上海士绅听到消息,坐船集体去叩见曾国藩请援。
当时李秀成兵围杭州的同时四处出击,江浙一带风声鹤唳。
后来也是这些士绅,花了18万两银子,雇佣7艘洋人轮船,将他的淮军从安庆接过来,路过苏州一带的时候,每个人趴在甲板上不敢露头,生怕被太平军发现。
好在太平军也不太敢惹洋人,没有登船检查。
到了上海,李鸿章大开眼界,这里真是富的流油,难怪上海士绅为了请援军,敢大言不惭说每个月能筹集80万两银子做军饷。
在这里他也看到了洋人军队的精锐,看到了洋枪队的火力。
立刻就把对曾国藩的崇拜暂时丢开,本来还觉得湘军编制就是完美无缺的,极力模仿。
结果到了上海只三个月,所有营制都改了。
反过来极力给老帅安利洋枪洋炮的威力,而老帅多次来信,让他要更重视人,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
一切观念,在他打了第一仗之后就改变了,太平军进逼虹桥,洋枪队此前被重创,淮军成了上海唯一的军队,这一仗李鸿章拼了老命,亲自督战,一场大胜,歼敌三千。
可这一战让他看清,不但洋人的火器比他犀利,连粤匪的火器都比他犀利。
之后开始寻找渠道采购武器,吃了不少亏。
一开始买一颗从英国炮船上偷来的普通的12磅炮弹要费30两银子,买一粒最坏的铜帽要16两银子。
后来才摸到渠道,一万发铜帽子弹也只要
19
两银子。
李鸿章想尽办法在上海筹钱,有虹桥之战兜底,上海士绅们看到淮军能打,舍得花钱。
很快给他买了几千杆洋枪,上百门大炮。
开始摸索指挥这支冷热混编部队打仗,却总是不得其法,战斗力很一般。
直到何桂清从杭州借来了一支大军,李鸿章惊讶的看到这支军队装备、操练,竟然跟洋人一模一样,惊为天人。
他立刻开始想办法打听,最终摸清了这支部队的底细。
这是福建盐运使刘勇强练出来的乡勇,现在改叫闽军了。
咸丰之前,乡勇都不敢称军,为此曾帅多次强调,让部下以勇为名。
甚至都不能称呼湘勇,湘勇往往专指曾帅老家湘潭县招募的乡勇。
其他县以县名称呼,比如平江县的称平江勇。
咸丰死后,朝廷才在旨意中正式用湘军称呼曾帅的湘军。
此后才有了湘军,有了楚军,也有了他的淮军。
李鸿章姿态放得很低,作为江苏巡抚,亲自登门拜访,跟刘勇强聊了很久。
可一个小时了,刘勇强硬是没猜出他来访的意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