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滚蛋吧,ureia!作者:三寸心
吃一粒赚一粒,吃饱后,几个人趴在河边一照:个个脸上脏的跟个花猫似的。
赶紧就水洗洗脸,趁天没黑,匆匆割一阵子草。
满满一篮子。
当然有时候实在割不满,只好用小棍撑住下面,上面蓬蓬松松覆一层草。
竟也没漏馅。
飞鸟归林、羊群回圈,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们才扯着嗓子唱着歌浩浩荡荡回家去。
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梦见吃着香喷喷的烧地瓜,早上一觉醒来,被角都被口水打湿了。
除了烧地瓜就是看大戏了。
小时候,十里八庄轮流唱大戏,尤其是农闲的时候,一般选择在一处大坑旁搭一土台子,那种斜坡的,平坦的大坑底可容纳二三百号人,剧团一般是唱豫剧的、山东梆子也有,偶尔还有凤阳花鼓、柳子戏等。
老百姓最爱听的还是河南豫剧,虽然我们不是河南人,而且河南豫剧也不一定是河南人唱的。
小孩子们跟猴似的噌噌地爬上附近的大树,五六岁的农村娃,纯粹是醉翁之意不再酒,那黑葡萄般的眼睛,眨巴眨巴地直在冰糖葫芦、螺丝糖啦、炒瓜子花生啦、炒田螺之间瞄来瞄去,口水几乎泛滥成灾。
有的小孩手里紧攥这几角钱,要买瓜子。
小贩们也不嫌钱少,总会笑眯眯地接过,用小勺挖上一勺。
挣钱不挣钱的图个乐呵嘛。
说来也怪,平时在家再不喜欢吃的零食,一到那时候,就觉得听着”
咣咣咣、锵锵锵“的声音,嘴里嘎嘣嘎嘣嚼着东西,只要能入口的都是美味啊。
记得那时也就六七吧,狗都嫌的年龄,几个小伙伴也知道把自个拾掇地干干净净的,冲天羊角辫上还绑着平时不舍得戴的绸布条。
由于个子矮小,蹦着跳着也看不到戏台上的人脸。
于是几个人一商量,就齐刷刷地趴在顺着戏台的斜坡上。
平视正好看到小旦们疾走的绣花鞋,头稍微昂起就可看到全貌啦,什么花脸、白脸、小丑、小旦、花旦、老旦们净收眼底,最最爱看的是一出《安安送米》的,记得那时我们几个哭得一个劲地用袖子擦眼泪,可总也擦不尽。
虽说年龄小些,到底也识了不少戏,像《王画买爹》、《严诚借头》、《穆桂英挂帅》等等,也是张嘴就来。
由于台子和斜坡都是土地,一次一个跑龙套的,连翻十几个跟头,我们刚张嘴叫好,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踢的我们一嘴一脸的土,牙碜了好几天。
有仇不报非君子,凡是那个小斯上场,就拿小棍划拉他的脚,把他慌得踩不上鼓点,还摔了个狗吃屎!
当然,最后我们还没从胜利的喜悦中回过神来,就被大人们清出场了。
那时,每每看戏回家,母亲都会摁着我的脖子洗头,洗下的土啊足有三两多!
这村撵那村不厌其烦地听着,有时候实在没有村子唱戏了,我们自个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