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加之,志愿军第一次战役未举行大规模追击,更加深了美国的错误判断。
基于该种判断,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于1950年11月9日决定:
在没有判明中国出兵的真实意图之前,在军事上,麦克阿瑟继续执行占领全朝鲜的计划。
据此,麦克阿瑟拟制了进攻计划,决定首先发动空中战役,轰炸鸭绿江上的所有桥梁,以阻止中国人民志愿军大部队继续进入朝鲜;
随后发动地面总攻势,东线美第10军经长津湖西进,西线美第8集团军由清川江北上,东西两线部队在江界以南武坪里会合,围歼在朝鲜北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尔后再向中朝边境推进,在鸭绿江封冻前抢占全朝鲜。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判断,入朝中国军队总兵力不过三、四万人,在战略上不过是象征性的,战术上也仅仅是保护丰满水电站等有限目的,因此决定发起“总攻势”
,以美第8集团军在西,第10军在东,发动钳形攻势,向鸭绿江全线推进,试图一举消灭在朝鲜境内的全部志愿军和人民军,争取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
长津湖地区在高寒的盖马高原东北部,此时普降大雪,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30度,风雪交加的严寒气候,加上山高路窄的复杂地形,就连基本生存都不容易,战场环境甚是险恶。
战后,美陆战1师师长史密斯曾对美军战史学家谈到:“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
稍事调整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
为遏制其攻势,党中央和志愿军总部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作为第三野战军主力,第9兵团长期在南方地区作战,没有高寒地区作战的思想准备和作战经验。
而当年朝鲜半岛正遭遇50年一遇的严寒,刚到10月底,长津湖地区就开始普降大雪,气温急剧下降,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已经下降到摄氏零下27度,最低气温甚至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
但由于局势严重、战况紧急,部队来不及休整和换装寒区棉衣,在药品、粮食及油料等物资十分短缺的情况下,第9兵团广大官兵义无反顾,在近乎“裸战”
的情况下投身天寒地冻的朝鲜战场。
官兵在这种超过极限的生存环境中大量冻死冻伤,有的连队甚至成建制冻死在阵地上,但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仍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
中国军人面对强大的对手、面对恶劣的条件、面对死亡所表现出的执着坚忍、视死如归,让傲气十足的美军王牌部队官兵刻骨铭心、不寒而栗,被这支“由中国农民组成的志愿军”
深深震撼。
长津湖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和号称美军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及南朝鲜军在朝鲜的长津湖地区展开的一场激战,创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乃至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
该场战斗长达20多天,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因为极度寒冷,很多重型武器失灵,大量人员冻伤。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历经艰难险阻、突破生死绝境。
志愿军将士穿着单衣薄衫,吃着炒面雪团,使用简陋武器,冒着敌人的强大炮火和密集弹雨,以无所畏惧的牺牲精神和钢铁意志,潮水般地向敌人发起冲锋。
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惨痛代价换来的。
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长津湖之战作为着名战例和钢铁意志的象征,在世界战争史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志愿军虽然在此役遭受巨大损失,但以不屈不挠的进攻,给敌人以沉痛打击。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它用铁一般的事实告诉世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只要站在历史发展潮流的对立面,恃强凌弱、倒行逆施、扩张侵略,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爱国体现在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认同与归属感上。
真正爱国的人会对自己的国家充满热爱与自豪,尊重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传统,珍视国家的荣誉与尊严,愿意为维护国家的利益与形象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