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37章 共情能力未必是好事(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蜀锦的织造技艺在汉代达到鼎盛,唐代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入日本等地。

明清时代,成都与江苏、浙江一起形成了中国的三大织锦中心?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有“寸锦寸金”

之称,其历史可追溯至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在国都建康(今南京)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

如今只有云锦还保持着传统的特色和独特的技艺,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锦纹绚丽、格调高雅,在继承历代织锦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会了其他各种丝织工艺的宝贵经验,达到了丝织工艺的巅峰状态,被誉为“锦中之冠”

,代表了中国丝织工艺的最高成就,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

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被专家称作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宝”

、“中华一绝”

,也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8月《地理标志产品云锦》国家标准在南京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同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云锦的“锦”

字,是“金”

字和“帛”

字的组合,《释名·采帛》:“锦,金也。

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

故惟尊者得服。”

这是说,锦是豪华贵重的丝帛,在古代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穿得起。

明赵震元《为李公师祭袁石寓(袁可立子)宪副》:“大人每称之曰:‘计部叹巧妇之炊,冏寺羡空群之顾,首山无庚癸之诺,埛野多云锦之胯。

’”

“江南好,机杼夺天工,孔雀妆花云锦烂,冰蚕吐凤雾绡空,新样小团龙。”

是清朝诗人吴梅村赞美云锦的诗句(诗中的“云锦”

不是指一块布,它不作名词)。

明代时并没有南京云锦这个词,当时进入皇家的缎子称库锦、库缎和妆花。

云锦一词,来源于清代道光年间南京的“云锦织所”

,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行业中产生“云锦”

的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于民国南京的《工商半月刊》。

由于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凤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故称“云锦”

,因只有南京生产,故而称之为“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工艺独特,织造云锦的操作难度和技术要求都很高,织制云锦需由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拽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手坐在机下,负责织纬、妆金敷彩,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仍无法用机器替代,故而有“寸金寸锦”

之说。

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我的未婚妻是主播玄学大佬只想当咸鱼我的狗狗公司闻名世界穿成窝囊小姐的贴身丫鬟大国工程大话之神懒妻教育得当,三胞胎有事就喊爹事业脑咸鱼在八零绝世保安师妹疯癫一笑,对方生死难料是他唯一的光万界基因神农别闹乱世情歌:农门女将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万界时空穿越者魏武侯重生之都市邪仙明婚暗恋抢救大明朝好男人他有金手指[快穿]七十年代小娇媳侯门嫡女,相公宠上瘾特种岁月影后重生:厉先生撩妻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