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书屋

第36章(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长江书屋】地址:https://www.cjshuwu.com

谢宁馨如何不知她的脾气,又好气又好笑的点着她额头,从绣篓中取出一只绣工细致的荷包,谢知看着荷包感慨阿姑对贺君行是真爱,不然怎么会做这么细致的荷包,可伤眼睛。

谢知从谢宁馨院中回来,从怀荒来的两个管家已在外院吃饱喝足,梳洗完毕,穿戴的整整齐齐的来拜见谢知。

谢知坐在垂着帘子的花罩前问两人姑父、姑母的身体情况。

谢知满七岁以后,见外人都是如此。

其实时下风气并不保守,女子可以随意外出,哪怕外客来家,女子也能同男客同桌吃饭。

但谢知不同,她将来是要入宫的,即使宫里皇太后可以养面首,也没听过有妃子私通的,或许有,但这些妃子肯定都死了,谁让拓跋家的皇帝各个都强势。

谢知跟拓跋曜一起长大,如何不知他温文尔雅面具下那纯正大男子主义兼直男癌的想法,行事保守总比放纵好。

即使拓跋曜身边最亲近人的、甚至是拓跋曜自己都认为,她在拓跋曜心目中是不同的,谢知也不会恃宠而骄,因为她跟拓跋曜本质是君臣关系而不是爱侣。

管家详细给谢知说这一年秦家的情况,又把谢兰因和秦纮的信给谢知。

谢知先看阿娘的信,继父自八年前生完十子八女,这些年再没添丁。

谢知算了算,大概就是继父跟阿娘成亲一年以后,他就不跟侍妾生娃。

不过就这样继父的孩子也够可观了,足足有十八个。

阿娘信里说这些年家里给秦二郎、三郎和二娘举办了婚礼,三人婚嫁对象都是怀荒当地大族的儿女,婚后也挺和睦。

陈留是受尉迟氏刺激,让家里女儿晚嫁,秦家的女儿则一惯晚嫁,除了继父的长女秦珍。

谢知也对秦珍的认识仅限于她的名字和秦绍胞妹的身份,别的一无所知,连谢兰因都不知道秦珍到底嫁了谁?出嫁后过得如何?

秦绍自尉迟氏死后没有另娶,而是从尉迟氏留下的两名侍妾中选了一位扶正。

这两名侍妾也姓尉迟,一位是尉迟氏的庶姐,一位是她族妹,扶正的是尉迟氏的庶姐。

秦绍同大小尉迟氏生了三子一女,两个儿子都是庶姐生的,长子过继到尉迟氏名下。

谢知看完了母亲的家常里短,又翻开秦纮的信,秦纮的信也挺长,他没说秦家的家常里短,说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一起去草原巡视夜宿时的感想,谢知一直觉得五哥是被战争耽搁的文豪。

他要是肯专心钻研文学,肯定将来也是名留青史的大文化人,起码也能跟昭明太子、刘勰这样的人媲美,当然他对农业的热爱也有可能让他当贾思勰。

最后秦纮在信封末尾写上,他这次护送年礼的侍卫大多是秦家军退下的老兵,虽说大部□□有残疾,但都可以干活,忠心也可以保证,从此以后他们就是谢知的侍卫,不再是秦家兵。

谢知心头微松,她当然不信这些人会真正忠于自己,但是人的感情、忠诚都可以是慢慢培养出来的,谢知现在最需要的是武力震慑。

等她培养出自己的军队,她就可以不用这些人了。

谢知提笔回了两封信,信件大部分内容是她之前写好的,少部分是她接到母亲和五哥信后再加上去的内容。

她让婉如把她密封的几个小坛子送给管家,让他们把这些小坛子分别送到阿娘和五哥手里。

这些坛子里装的是谢知最近新制的红糖、白糖和冰糖,在这个基本只有麦芽糖的时代,白糖和冰糖无疑是奢侈品中的奢侈品,所以谢知需要军人来武力守卫自己的小庄子。

但小庄子里最重要的并不是这些糖,糖只能赚钱,改变不了大格局。

她最需要军人保护的是她刚从胡商手里拿来的一样种子,这才是可以改变格局的大宝贝,她所在时代中的华夏,这颗小种子甚至引发了一场粮食革命,它让华夏当时的都城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级人口的庞大帝国,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华帝国因它而失去血性。

不过现在谈这些都太远了,谢知才刚把种子弄到手,她起码也要在庄子里培养五六年,将植物习性都差不多了解,才开始进一步在自己庄上种植。

全国推广,起码也要等自己当上皇后、太后再说。

第52章年前(二)

谢知当年上历史课时,背过占城稻的历史地位,当时只背过一遍,并不走心,真正知道占城稻的辉煌历史,还是她当年当了图书管理员,翻到关于中国稻子历史才知道的。

那篇文章说占城稻引起了一场粮食革命,甚至改变了国人的饮食结构,让大家的主食变成了稻米。

也正是这篇文章,谢知对占城稻起了兴趣,还特地研究了一段时间占城稻,据说这种稻种耐旱,对土地要求也不高,而且生长期短,在炎热地方甚至可以二季稻、三季稻,在占城稻的原产地,当地的农民对稻种播种也很简陋,不施肥、不浇灌,就这么放任其生长还能长出稻米,所以中国宋朝引进后国家粮食充足起来。

也有人说因为有了占城稻,中国皇帝解决的民众饱腹问题,所以让中华民族失去血性。

当然这观点谢知是不赞同的,占城稻是让中国粮食大增,但是还没有解决真正粮食问题,就算是清朝引进了玉米、番薯、土豆不也没有解决粮食问题。

玉米和番薯吃多了都会让人不舒服,只能在饥荒时填饱肚子,土豆倒是可以当长期主食,但也没有改变国人饮食结构。

而且这三种作物比起小麦、水稻都不易保存,所以国朝最后一个盛世真是盛世吗?当然这些都扯远了,说占城稻让中华民族失去血性,那人一定没考虑在古代那种交通条件下,领土扩张再大,不能及时通讯,占了地又有什么用?而且中国古代还要怎么对外扩张?本国领土都没治理好,去占据远的基本不可能统治的地方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替身养猪去了[快穿]魏武侯极品捉妖系统三国之天下无双乱世情歌:农门女将万界时空穿越者西游记:四川话版异世界:狼人领主,我靠魅魔发家凌天至尊特种岁月神圣罗马帝国快穿之路人不炮灰大话之神绝世保安枭门邪妻韶光艳美好生活从六零年代开始传奇篮神武林店小二七十年代小娇媳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古代小户之家奋斗史是他唯一的光万界基因(系统)当幸运值为max时